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鹤岗市南山区紧紧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这一核心目标,以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基层工作从理念、机制到实践的全方位变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了强大动力。
转变工作理念,从“被动受理”到“主动问需”
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必须变“等群众上门”为“到群众身边”。着力引导街道社区干部转变观念,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通过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民情响应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全面下沉。组织327名街道社区干部与富有群众工作经验的老党员、退休同志担任“民情前哨”与“民情观察员”,常态化开展“晨访夜谈”、“楼院党课”等活动。这不仅锻炼了干部深入基层、沟通群众的能力,更实现了民情民意的精准摸排与梳理。全年开展政策宣讲与摸排290场,形成五大类42项民生诉求清单。在此基础上,前端服务能力同步提升,针对性推出“银发代办”、“周末助老岗”等特色服务,推动129项高频事项“就近办、一次办”,赢得了群众98.6%的满意度。这一转变,考验并提升了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执行力,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升级服务模式,从“碎片服务”到“整体赋能”
面对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单一、零散的服务已难以为继。推动干部树立系统思维,提升资源整合与综合服务能力。我们指导构建了“物质+服务+情感”多维保障体系,实施“银发守望”计划,鼓励干部协调组织身体条件允许、热心公益的退休党员与特殊群体结对帮扶,建立“一人一档”,累计服务1800余人次。同步推进的“夕阳红家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由干部协同银发党员共同监督落实,完成居家安全改造19户,开展各类公益服务45场。在文化惠民方面,干部们积极支持银发党员牵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3场,覆盖居民6200余人次。这些实践,有效提升了干部统筹协调、项目运作和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实现了从提供单一服务向为社区生活“整体赋能”的升级。
创新协同机制,从“党政引领”到“社会共鸣”
基层治理不能仅靠党政力量“单打独斗”。着力培养干部的协同共治能力,突破传统行政主导模式,积极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打造“南山议事汇”协商平台,引导干部在老旧小区指导建立自治小组,并善于发挥银发党员等群体的议事顾问作用,协助解决了67项关键小事。在“和美家园”、“平安南山”建设等行动中,干部们展现出更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联合辖区企业、学校、银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清理卫生死角、补植绿地、排查安全隐患,成效显著。通过这些举措,干部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社会活力,推动了治理模式从“党政引领”向“党政引领下的社会共鸣”转变,有效激活了社区内生动力。
实践证明,干部能力作风的转变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下一步,鹤岗市南山区将继续巩固深化现有成果,持续引导广大干部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第一线锤炼过硬本领、锻造严实作风,不断开创我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