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黑龙江畔的晚风裹挟着烤肉香气漫过街头,当俄罗斯游客与天南地北的旅人举杯共饮“双子城”的烟火气,黑河·爱辉国际化大夜市的璀璨灯火背后,总有一群藏蓝身影伫立在光影交界处。他们以6小时不间断的夜间执勤、日均上万步的巡逻轨迹,为这场“边陲盛宴”编织着看不见的平安经纬——他们是黑河交警,这座开放之城最忠实的“守夜人”。
爱辉区交警在夜市执勤疏导交通
交警铁骑在夜市周边王肃街路段巡逻
“流动哨兵”:夜市的6小时护航
下午4点半,黑河市爱辉区邮政路的夜市摊主们正忙着支烤炉、摆摊位,黑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爱辉区大队的民警已全员到岗。“从下午5点开市到夜里10:30清场,每个路口的人流走向、每段人行道的通行状态,心里都得门清儿。”爱辉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谢立伟抬手轻拭额角汗水,对讲机里此起彼伏的点位汇报声,像跳动的脉搏般呼应着即将开启的夜市。
针对夜市核心区,交警精心布设3个固定岗、2个机动组,动态调控人车分流;对临时停靠的旅游大巴和外地车辆,创新采用“引导至300米外专用停车场+轻微违法首次不处罚”模式,既守住了道路畅通的底线,又焐热了烟火聚拢的人气;几位俄语流利的民警组成“应急小组”,专门为俄罗斯游客解决车辆亏电、轮胎漏气等突发状况。
“上个月有位俄罗斯女士的钱包落在出租车上,我们调阅监控10分钟就联系到司机。”爱辉区交警大队民警张宏宇笑着比划,“她竖着大拇指说‘哈拉少’的样子,比滋滋冒油的烤串还香,让人心里透亮。”
爱辉区交警和外籍游客交流
“动脉守护者”:路网升级的24小时攻坚
国际化大夜市的繁华景象,离不开黑河全域交通网络的强劲托举。在丹阿公路-331国道逊克至黑河段扩建施工现场,交警的身影早已融入筑路机械的轰鸣声中。他们在施工路段巧设“潮汐车道”,早晚高峰增派警力指挥疏导,让工程车与旅游大巴各行其道;联合交通部门排查整改沿线急弯警示标志缺失和学校周边隐患问题;针对施工人员开展“戴盔系带”专项行动,累计开展宣讲20余场。
“这条路是黑河对接‘一带一路’的动脉,咱得让它既畅通又安全。”黑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合作区大队民警阚泽高说。烈日下,阚泽高湿透的警服后背干了以后,结出一片泛白的盐渍。
黑河交警在大型活动现场执勤
“光影协奏曲”:全域旅游的平安注脚
从大黑河岛的江畔落日到黑龙江世纪广场的异域歌舞,黑河的“夜经济”版图上,交警的勤务半径随着涌动的人潮不断延展。
他们对夜市周边道路开展常态化夜间巡检,联合相关部门整改照明不足、标线模糊的路段;利用交警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夜市区域行车指南,阅读量超5万次,让违停现象明显减少;与城管、文旅部门联动组建“夜间经济护航专班”,让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实现10分钟内响应处置。
“去年有位外地游客发抖音,说在黑河‘跟着交警走从来不迷路’。”黑河交警支队宣传科民警姜润康翻出手机里的截图,眼里漾着笑意,“这可比任何表彰都金贵。”
子夜时分,当邮政路的霓虹渐次熄灭,执勤民警肩头的警灯仍在黑龙江畔明明灭灭。他们丈量过夜市收摊后的每寸街道,听惯了凌晨货运车辆通关的轰鸣,更懂得,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既飘荡在烤架升腾的孜然香里,也沉淀在每个红绿灯下的有序与安宁中。正如爱辉区交警大队大队长王海峰所说:“游客来黑河,都夸咱们这儿热闹好客。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好安全关,让大家从头到尾玩得顺顺当当,一路都平平安安的。”
爱辉区交警在夜市执勤疏导交通
黑河交警不仅守护着当下的繁华,更在时光中悄然勾勒出城市的未来模样。他们用无声的坚守,为黑河积攒口碑、凝聚人气,让这座边陲之城在开放发展的道路上,步履更加稳健从容。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梁春雷 记者 赵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