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燃情冰雪季|打造“森林版”冰雪“顶流”,伊春做对了什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燃情冰雪季|打造“森林版”冰雪“顶流”,伊春做对了什么?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2025-01-20 14:19

  从哈尔滨向东北驱车300多公里,就到达了拥有400万公顷浩瀚林海的“中国林都”伊春。进入冬季,这里便奏响了冰雪与森林“协奏曲”,林海雪淞、森林冰瀑、雪地温泉、森林美食……白雪与林海交相辉映,游人与冰雪亲密相拥,宛若“梦幻森林”,散发着神秘浪漫的独特魅力。

  2025新年伊始,伊春第四次荣获“冰雪旅游十佳城市”称号,“冰雪森林·童话伊春”冬季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首届伊春冰雪日暨第十四届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季”火热启幕

  国内拥有冰雪资源的地方并不少,如何打好特色牌、差异牌,变“冷资源”为“热引擎”?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伊春早在去年9月中旬就开始谋划冰雪旅游,通过精准的顶层设计、特色的资源牵引、有力的多措并举,用差异化“吸睛”,用品质化“吸粉”。今冬以来,伊春的“森林版”冰雪盛宴火爆出圈,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近九成。

  不一样的伊春之冬:多点开花 新意频出

  吆喝着震耳欲聋的林工号子,穿戴上大棉袄、狗皮帽子,扛上大铁锯,赶着狗拉爬犁,亲手烤土豆、大饼子“充饥”……在伊春市铁力透龙山景区,广东游客申立东沉浸式体验了六七十年代林业工人生活场景,连赞:“新奇,好玩!”

  在伊春九峰山滑雪场,重庆游客张晓丹说:“我不仅体验了在1900米滑道滑雪,还坐上雪圈一滑而下。风在耳边呼啸,雪沫扬到脸上,刺激、美妙!”

  在伊春金山鹿苑,北京游客田杨与温顺的梅花鹿于冰雪中近距离互动,不禁感叹:“冰雪之美与生态之美完美融合,惬意、浪漫!”

  ……

  年年添新趣,岁岁有不同!

  伊春市扎实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围绕打造“中国·伊春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和“中国·伊春国际森林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升级研发特色鲜明、风格时尚、功能多元的冰雪游乐项目,有计划、分批次地推出。有力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伊春之冬——

  夜幕降临,冰雪与灯光交相呼应,宛若童话世界

  12月1日,伊春市2024-2025冰雪季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在铁力市日月峡滑雪场举行,开启了伊春冰雪旅游“第一站”;

  12月14日,伊春冰雪旅游系列活动“第二站”在金林区启动,“览雪原、观雾凇、品山珍、赏光影秀、听林区号子”等丰富玩法让游客流连忘返;

  12月21日,伊春市冬季冰雪旅游系列活动“第三站”火热启幕。丰林、汤旺、嘉荫三县携手打造“冰雪+红松、奇石、恐龙”等多元融合项目,尽展冰雪森林魅力;

  12月31日,“首届伊春冰雪日暨第十四届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季”在伊春市乌翠区冰雪童话乐园开启。经伊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从当日起,将每年12月31日设立为“伊春冰雪日”。这标志着伊春冰雪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为全国“冰雪旅游十佳节庆”活动,“第十四届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季”将持续至3月31日,陆续开展五大板块、80余项活动,推出“五大产品、十条线路、十五处打卡地”等冬季旅游亮点业态,形成全民参与、各具特色、高潮迭起的冬季旅游氛围,全方位展现伊春全新冰雪业态和消费体验新场景。

  值得玩的伊春之冬:基于冰雪又不止冰雪

  “不是北欧去不起,而是伊春更有性价比。”

  “来到伊春之后,才理解了什么叫‘雪白雪白’,才真正感受到了‘大雪压青松’的震撼。”

  “游‘尔滨’之后,伊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林海雪原中的伊春有着“长情”的冬天——地处北纬47度,雪季从每年12月份持续到第二年3月份,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可以说是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的“天选之地”。

  除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活动,今冬,伊春还积极抢抓第九届亚冬会即将召开的契机,成功举办了“2024-2025赛季中国冰壶联赛(黑龙江伊春站)”“全国青少年冰壶邀请赛”“打出溜滑比赛” “林海穿越赛”“冰上龙舟赛”“雪地飞盘赛”等专业性和趣味性兼具的冰雪赛事活动和雪地秧歌、雪地舞龙、雪地腰鼓等冰雪演艺项目,打造冰雪精品内容,进一步搅热了伊春冰雪。

  游客们在“林都号”旅游专列上庆祝新年

  哈尔滨至伊春、伊春至黑河、伊春至抚远、伊春至漠河4条串飞航线的正式通航,以及伊春市先后推出的“林都号”“伊春号”两列高品质旅游专列,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到达效率和体验感,不仅南方“小金豆”纷至沓来,更吸引东南亚等境外游客的频频造访,使伊春华丽变身“国际春”。

  仅“第十四届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季”首日,就迎来了近6万名海内外游客;寒假期间,伊春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上百个旅游团队和200多个研学团队的订单;广东、北京、上海将分别有10万名游客抵达伊春……今冬,夏季避暑旅游爆火的伊春,乘着“冬”风,引来了八方客。

  “112间高档客房从去年12月末至今年2月末,都是满房状态。”伊春市铁力桃山镇逍遥八仙湖景区销售经理娄春亭介绍:“在进一步完善了驯鹿旅拍、雪地穿越、雪地摩托、四驱车漂移、热气球体验等经典项目之外,今年我们又新推出了芬兰浴温泉、大雁伴飞表演、情景剧以及每天晚上进行的320架无人机表演。总之,就是要换着花样儿,让游客在伊春玩得开心,住得满意!”

  基于冰雪又不止冰雪。伊春依托特色森林冰雪资源,加强冰雪旅游产品设计、景观升级和景区管理,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积极打造与游客需求相匹配的个性化旅游产业,不断上新“冰雪+赛事、森林、康养、乡村、民俗、文化、夜间经济”等多元冰雪业态。

  赏奇幻雾凇、穿林海雪原、品冬日美食、泡冰雪温泉、玩冰雪项目;壮观的林海、暖心的服务、淳朴的民风、纯净的空气……“林都”大地“热”雪欢腾,冰雪魅力势不可挡。

  暖人心的伊春之冬:诚迎天下客 “宠客”再升级

  “伊春把游客不仅仅是当做‘且’,而是当做‘贵宾’来对待。”丰富旅游内容、满足游客的多元体验需求固然重要,伊春市更不忘把提升服务品质放在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打造“宠客伊春”。

  “为了给游客提供能吃、能玩、能休息的温暖‘港湾’,今冬,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了1个暖木屋、4个星空房、6个家庭型帐篷、12个民宿。景区全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对所有的游客,我们都会掏家底儿、掏心窝地‘宠’!”金山鹿苑负责人李来胜告诉记者。

  伊春市各景区景点围绕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优化服务质量,补短板、优服务,用伊春老铁的“实诚劲儿”,向八方游客展现伊春热情好客的城市气质。

  冰雪季期间,桃山镇逍遥八仙湖景区每天晚上进行无人机表演

  在新冰雪季前夕,伊春就推行了涉旅市场主体履行行业诚信自律公约,引导涉旅企业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同时,面向涉旅从业人员“全覆盖”开展专项服务质量和职业水平提升培训,推动服务标准化,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

  此外,充分发挥“文旅体验官”“文旅服务官”“旅游警察”“文旅局长亮身份”的作用,畅通游客反馈渠道,推动餐饮、住宿、交通、景区等更多涉旅企业加入“宠客联盟”,开启全民“宠客”模式。

  极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广大市民的温暖热情……今冬,“冰雪森林·童话伊春”进一步点亮了城市品牌,营造了加快振兴发展的浓厚氛围,让全国人民再次认识了龙江、认识了伊春!

  “伊春冰雪的成功逻辑,在于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差异化资源开发。”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旅游组副组长崔玉范认为,近年来,消费升级推动了冰雪旅游从“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转型。冰雪消费的核心驱动力转向了场景创新与高参与度活动的开发。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为发展冰雪经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如何建立冰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使冰雪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质量与稳定性,成为了冰雪资源城市的必修课。期待在冰雪“热潮”中,黑龙江再次跑出加速度!

  记者:李淅;摄影:李淅;编辑:王余行;审核:孙溶;统筹:张瑜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