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哈尔滨理工大学:传承辟新 寻优勇进 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传承辟新 寻优勇进 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2024-12-04 21:18

【编者按】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黑龙江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日前,省教育厅新媒体矩阵推出“牢记嘱托,坚定前行——奋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专栏,展示全省教育系统加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

  今天,“牢记嘱托,坚定前行——奋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专栏之“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系列讲述哈尔滨理工大学传承辟新,寻优勇进,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新征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近年来

学校坚定不移沿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聚焦教育强国战略目标

扎根龙江沃土

深耕机电行业

矢志艰苦奋斗

着力在立德树人、学科建设、

人才队伍、科技创新等方面

传承辟新 寻优勇进

全面开启了建设特色鲜明的

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新征程

胜利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省委书记许勤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讲授思政课

坚持不懈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铸魂育人

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发起并牵头成立

全国首家省级研究生

课程思政教育联盟

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

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省委书记许勤到哈尔滨理工大学调研就业工作

17个专业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4门课程

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门教材获首届

全国优秀教材建设二等奖

入选工程硕博士

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

获批试点建设

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学院

13个研究生工作站入选

首批黑龙江省产教融合

研究生工作站

学校获批省级产教融合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试点)

建设高校

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获评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工作示范高校

获批黑龙江省首批高校

就业创业服务站试点建设单位

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举办

全面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体系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

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需要

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开展合校以来最大规模的

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撤销硕士授权一级学科2个、

二级学科2个

新增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

停招本科专业6个

新增“四新”本科专业8个

学科专业布点优化调整20%以上

学校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紧扣龙江在新能源、新材料、

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需要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

着力打造机械装备、

智能制造、电气装备等

6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

优势特色一流学科专业影响力、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

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排名逐年稳步提升

学校再度入选

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一流学科入选数量翻一番

实现了

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的全覆盖

召开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暨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干部大会

全面推进人才集聚回流

学校举办纪念建校70周年院士-校领导座谈会 四位院士聚首 共话学校发展蓝图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着力打造“引育用留”

一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格局

积极开展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试点工作

增强基层学术组织发展活力

鼓励围绕重点学科方向

打造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

近3年获评

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7人次

实现“四青”人才全覆盖

经黑龙江省认定

A类人才数量

居省属高校前列

在省内首创举办校友企业家

服务龙江发展论坛

吸引优秀校友

积极投身龙江振兴发展

人才集聚回流态势强劲

学校举办校友企业家服务龙江发展论坛

蔡蔚教授

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胡军教授连续四年入选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迟庆国教授

获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

填补学校在该项目上的空白

为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

提供人才支撑

蔡蔚教授受邀参加2024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

全面提升有组织科研攻关能力

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

重要使命

落实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强化有组织科研

立足理工科优势和

产业应用技术创新优势

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

引领性的科技攻关

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难题

坚持面向工业制造实际问题

把科研做在车间里

解决工业工程技术难题

3年获得

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

全面振兴提供理工方案

蔡蔚教授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创新团队

首创的“发卡式”扁线绕组

电机技术发明

为新能源汽车装上中国“芯”

已引领全球汽车驱动

电机技术20年之久

至今仍被视为高效高功率

密度电机的先进技术

被誉为自稀土永磁电机发明以来

最重要的电机技术进步之一

“发卡式”扁线绕组发明技术的产业化和应用

先进电缆技术与材料创新团队

研发出国际首台套LED紫外光辐照交联聚乙烯电缆制造装置

和适应于LED窄带光辐照的

材料配方体系

独创了电缆发展史上

由中国人首创的电缆制造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节省生产场地 降低生产能耗

带动了年产万吨的

辐照加工电缆材料产业

获得了

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LED紫外光辐照设备生产现场应用

高端轻合金材料及先进成型技术创新团队

解决了高端铝合金结构件

研发生产的系列工程技术难题

“以铝合金代替铸铁”实现轻量化

打破了铝合金高端承力

结构件依赖进口现状

在该领域达到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创办建成轻量化生产示范基地

相关成果在我省就地产业化

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

自主品牌某车型转向节结构设计及成形过程

液态金属质量快速评价及先进成形技术创新团队

研发出百吨级

超厚大断面球

墨铸铁乏燃料贮运容器铸件

被国资委列为“卡脖子”技术

成功研制大飞机用

高强韧铝合金大规格板材

打破国外对高端铝合金材料

生产及加工技术的垄断

研发航空发动机用系列

耐磨蚀材料及铸件

满足了航空工业对

特种材料及铸件的迫切需求

超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乏燃料贮运容器铸件

先进切削与刀具技术创新团队

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重型断屑刀片

和第一批可转位数控刀片等

10余个系列先进切削刀具

解决了航空航天能源领域

“关重件”加工卡脖子难题

开发的复杂刀具

“一体化”设计平台

实现了

刀具设计阶段的快速响应

航空航天燃气涡轮发动机

热端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成果

改善了

我省不具备航空发动机

完整产业链供给能力的现状

基于边缘终端和数字孪生的智能加工系统

哈尔滨理工大学

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视察黑龙江期间

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坚决扛起

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和国家工业现代化建设

重要使命

聚焦建好建强

“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

因地制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奋力答好

“教育强国、理工何为”

的时代命题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龙江实践新篇章贡献力量!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主席在阿斯塔纳的精彩瞬间

  •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6月16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细胞》发表论文,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丁果说:“这为稳定的生殖分工奠定了基础,促成了蚂蚁从独居物种演化成社会性群体物种。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