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黑龙江:集聚高教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黑龙江:集聚高教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

来源:微言教育2024-09-04 14:58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殷切期盼的“国之大者”。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展示教育系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今天,“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报道介绍黑龙江如何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视频带你看

  组图带你看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通信与定位技术创新团队在冰上做实验。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在进行大豆育种。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学生走进继红致知实验田采摘红薯。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药品研制。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全国职教博览会上制作红木筷子。

  黑龙江省教育厅供图

  报道带你看

  黑龙江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集聚高教力量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阐释“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黑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积极发挥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主阵地、高水平科技成果策源地、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地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在龙江振兴路上不断贡献教育力量。

  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与核心要素。黑龙江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对接产业发展,推进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这是黑龙江高等教育发挥引领作用,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服务龙江产业发展的“先手棋”。从2008年启动高教强省建设,到省“双一流”“双特”“双高”建设,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高等教育深度融入并服务产业发展,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集群。在部省共建战略合作支持下,黑龙江聚焦寒地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页岩油勘探开发、森林碳汇、向北开放合作重点领域,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重点实施涉农院校整合与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构建“两基—两翼—两新”涉农学科专业体系,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布局建设齐齐哈尔高等研究院,服务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建设。

  “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满足新需求,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龙江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高校学科专业‘一校一案’优化调整,逐校制定‘重点调整专业建议清单’,压减停撤专业点178个,重点改造升级专业点287个,调整优化比例近30%。制定‘优先发展专业引导清单’,新增专业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服务龙江‘四大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占比均超过70%。”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雷永超介绍。

  黑龙江注重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支点作用,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明显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效能有效提升”为目标突破口,实施3项行动、12项重点任务,设计77个项目载体,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厚植新质生产力生成的优势和底蕴,为龙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成果

  在龙江大地不断“变现”

  有着“中国航天第一校”美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小卫星技术研究,积累了近30年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形成了诸多核心技术。

  这个暑假,在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装配测试实验中心,仍是一片繁忙景象。这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科技团队,创新推出柔性化卫星平台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卫星研制过程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不仅提高效率,还大大降低成本。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超常规举措深挖发展潜能,有组织推进航天第一校“尖兵”优势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势。

  聚焦需求,促进供需两侧双向协同发力。黑龙江进一步支持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创性技术,推动高校更多优秀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地方产业一线,建立订单式发明、投放式创新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一线找问题、做研究、出成果,培育和催化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良好、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技术成果。

  如何以高质量教育支撑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尚志市地处北纬45度优质农产品黄金带,拥有86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从龙王庙村到尚志南站的距离是38公里。如何围绕这38公里建设“现代农业一条龙”?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动谋划产业创新,扎实推进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形成稻米适度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形成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要让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胚芽米智能加工生产线研发者、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教授李冰说。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处长孙世钧表示,黑龙江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从夯实基础研究支撑和加快技术转移转化双向发力,在科学的最前沿培养未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在产业的最前线孵化科技创新成果和大国重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通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3年,黑龙江高校转化科技成果4697项,其中成交额200万元及以上的164项。

  聚焦需求,优化调整科研创新平台布局。黑龙江突出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围绕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求,支持高校汇聚整合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资源,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布局,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科研创新平台新体系。依托“双一流”建设,实施“学科支撑平台建设项目”,支持高校聚焦黑龙江“4567”产业发展需要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遴选认定“学科支撑平台建设项目”80个,涵盖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97个。自项目实施以来,高校共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28个,其中国家级7个、部委级29个、省级92个。

  发展新质生产力

  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人才

  赋能黑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谋划开展了“顶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孙家栋式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培养计划”3个人才培养计划,分别着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领军人才;着力于培养一批服务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着力于培养一批孙家栋式科学家型工程总师。

  立足农业强国和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定位,黑龙江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知农爱农的高层次人才。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4所高校33个科技小院入选第一批科技小院;2023年,黑龙江培育建设35个省级科技小院;2024年,推荐13所高校申报173个科技小院和15个科技小院集群。

  据统计,黑龙江已组织近200名教授、643名研究生常驻科技小院,撰写科研日志10192篇,获得专利42项,发表论文122篇,设定地方标准4项。科技小院研究生在乡村举行政策宣讲活动28次,开展科普宣传106次,技术培训219次,田间观摩指导190次,文化支教活动52次,累计培训农民万余人次。

  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人才。黑龙江积极助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选聘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以两院院士、型号总师、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企业导师200余人,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示范作用的“行业国师团队”;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坚持以龙江工程师学院为主要特色,校企共建5个工程硕博士专班,推进了178名教师、近千名研究生“沉浸式”入企实践;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一体化融合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教育厅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以贯彻《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为主线,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发展为目标,倾心引才、精心育才、用心留才,切实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教育系统人才集聚回流全面向好。目前,全省现有“两院”院士34人,“头雁”团队92个、“头雁”工作站120个,进一步服务区域发展。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获国家公示通过博士硕士学位点44个,其中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位点19个,占比43.2%。

  “我们将积极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坚决扛起‘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责任担当,全面引领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龙江重点产业需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说。

  文字 |曹曦

  来源 |《中国教育报》、育见新闻视频号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