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行|杏林廿载 芳华逐梦 哈医大大庆校区发展巡礼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行|杏林廿载 芳华逐梦 哈医大大庆校区发展巡礼

来源:东北网2024-06-24 13:51

  东北网6月20日讯(记者 霍枭涵 刘星驰)20日,“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龙江新动能”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采风活动走进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2004年,为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大庆建设新校区,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今年,适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落成二十周年,采访团走进学校,看学校的一次次零的突破,一项项新的创举,看这里承载着校区人的美好记忆和不懈追求,涵养出的“敬业奉献、质朴包容、自强不息、创业发展”的校区精神,成为校区人代代传承的文化血脉与生命基因。

  二十载奋楫扬帆、砥砺前行。二十年征程,不乏坎坷崎岖,但每一段经历都是砥砺校区精神的契机。二十年建设发展,成果丰硕。当拉长回望的镜头,那些孕育出无数精彩的瞬间,如同璀璨的星光闪烁在校区的上空,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落成20周年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珍贵的礼物。

  2004年,大庆校区仅开设精神医学、医学检验和护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在校生总数4187人;专兼职教师总数13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不足30%,无博士学位教师;仅有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化学等3个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招收研究生3人;科研经费合计只有23.5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各1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0.29亿元。

  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庆校区在本科教育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教学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庆校区现有1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了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四个学科门类,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重点专业,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实验技术、药物制剂、中药学等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在校生总数878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8513人。

  现有教室60间,其中智慧教室2间,其余58间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用房109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203台件。运动场地面积4.07万㎡,室内体育用房面积5620㎡。

  建有5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包括35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自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36门,其中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为学生免费提供充足的素质教育课程资源。

  二十年来,大庆校区通过每年有计划接收、引进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使师资数量稳步增长;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使教师学历结构得到较大改善;通过请进来、送出去、校内培训等多种形式,使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支适应新时代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作风过硬、素质较高、数量适需、结构合理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总数39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接近90%,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接近20%。其中,龙江学者1人,省级杰出人才2人。

  大庆校区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工作主线,历经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有在校研究生198人(含博士研究生32人),研究生导师54人(含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26个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大庆校区通过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强化科研支持力度,构建创新科研团队,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优化学术资源配置。作为龙江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打造了黑龙江省寒地运动健康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慢性病基础研究与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寒地疾病精准诊疗技术创新中心等“两重点一中心”,为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坚实的保障。

  科研工作持续深入,不仅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二十年来,大庆校区共承担国家、省、市科研立项课题88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项,教育部课题15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266篇,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503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成果奖41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批科研经费资助6952.2万元。

  二十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传承哈尔滨医科大学“崇生、尚医、传承、探行”的大学精神,弘扬“敬业奉献、质朴包容、自强不息、创业发展”的校区精神,努力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专门人才,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十载时光长河,淌过校区的每一个角落,带走了青葱与稚嫩,留下了成长的痕迹。杏林廿载,芳华逐梦。勇于开拓创新的哈医大庆校区人将担负起新的使命,团结奋斗,守正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为实现校区“特色鲜明、全国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学院校”建设目标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百年医学强校目标贡献新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奋进篇章。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中国|美丽的河套灌区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研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众健康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2025-05-28 09:24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2025-05-28 09:19
数据显示,地球陆地上可开采锂资源仅约2200万吨,海水中却蕴藏2300亿吨锂。然而,高效、绿色的海水提锂技术被视作科研界难啃的“硬骨头”。
2025-05-28 09: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