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行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投用新质生产力为货车上线提质增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龙江行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投用新质生产力为货车上线提质增效

来源:东北网2024-06-24 13:44

  东北网6月18日讯(记者霍枭涵)货车稳,看车轮,车轴、车轮就是货车的腿,为保障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提高货运检修速度,提高上线率,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科技工艺,投用新质生产力为货车上线提质增效。

操作人员用超声波监测系统对车轴进行探伤。

  给车轮做“彩超”效率提升四倍

  当货车运行超40—50万公里或1—2年后,货车需要入库检修,针对轮对要进行十余项进行检修,其中车轮车轴就是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探伤方式,探伤效率低、探伤准确率低,需要人工二次复探,探伤1个轮对需要3人,耗时5-8分钟,而一节货上有4组轮对,在运输需求高峰时,这样的速度,往往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运输需求。

  今年,哈尔滨国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HTK-1型固定式车轮车轴相控阵探伤机”在哈尔滨车辆段试用,探伤机采用相控阵超声阵列集成探头、分时激发、同时接收技术,不需移动探头可以实现被测件全面扫查;利用全聚焦相控阵成像原理,直观显示轮轴的立体图形及故障位置和大小,实现对铁道货车、客车车辆车轮车轴的超声波自动探伤。

  其中,全聚焦相控阵探头可一次性稳定的将缺陷全部检出,大幅提高缺陷检出效率。且通过软件优化,相当于为轮对做“彩超”,大大的降低了工作者的判伤难度,提高了判伤便利性。据哈尔滨车辆段探伤组工长张显海介绍,如今探伤1条轮对仅需要30秒,效率提升了4倍,同时减少手工复探作业,可实现轮辋探伤,保证轮轴检修质量。

  目前,该设备探伤覆盖范围以及精度,在全国同类领域中处于前列。

机器手臂进行踏面探伤。

  车轮探伤有了“顺风耳”故障防患于未然

  黑龙江省内铁路穿行垦区、林区,列车运行期间,受到温度和外力影响,冬季的冰块、飞溅的碎石会对车轮等造成伤害,车轮出现磨损,但由于位置隐蔽,只能依靠声波探伤才能发现,以往的检修方式需要列车回库检查,耗时长。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将探伤工作由“库内”前移至“铁道上”,为货车运输安全再加一把“安全锁”。哈尔滨国铁科技公司研发“HTK-TADS-01型轨道车辆早期故障在线声学检测系统”,能够动态检测货车车轮运行状态,实现车轮内部缺陷、轮对外形几何尺寸、踏面擦伤等故障自动报警和追踪功能,能满足雨、雪、风沙等恶劣天气的正常探测,以及-45℃至60℃运行条件的动车组、普速机车、客车车轮在线检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速度快、使用灵活、适应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该系统通过对运行中的车辆探测,建立数据库,具有数据储备、查询、状态跟踪、预警、报警、数据网络共享等功能。实现对存在缺陷的车辆轴承故障及其附近部件异音进行诊断,能够判别轴承故障声音和车辆运行异常声音,实现对车辆轴承故障自动预报及车辆运行异常声音提示。该系统实施后,在轮轴有细小缺陷时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检修,轮轴故障防患于未然,职工后期作业强度和劳动量大大减少。

  工作人员将得到的故障轴承加载在轴承转动测试台上,利用声学传感器采集不同载荷,不同转速下的声音信号,通过软件分析,发现这个声音图谱是个很典型的外形故障,目前已经将这个故障特性更新到故障轴承样本库中,使检测设备检测的能力再次得到提升。

工作人员设置机器人操作口令。

  目前,该系统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哈尔滨铁路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在全国货车领域市场占有率为86%。

  机车出库自动“体检”作业效率提高3个半小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机车运行安全尤为重要。其中车轮受气温、外力影响,车轮发生缺陷,会导致辋裂、车轮掉块、甚至崩轮等情况。因此,机车出库前,要经过多道检修工序,为机车全身体检。2020年,为提高机车车轮的检测效率,哈尔滨铁路部门研发“HTK-TNWDS-01型铁路车轮故障在线检测系统”,在机车出库期间再进行一次脚部体检,确保机车安全。

  以往机车车轮的探伤周期为一季度一次,以HXD3D型机车为例,探伤一组机车,需要拆卸、分类、清洗、探伤等多个步骤,仅探伤一项就需要2名工人,耗时4小时,耗时长、工作量大。

操作人员用内窥镜检测电器终端箱内部状态。

  哈尔滨铁路部门研发“HTK-TNWDS-01型铁路车轮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由车轮超声探伤检测系统、车轮外形几何尺寸检测系统和车轮踏面擦伤检测系统组成。在保持列车在线运行状态下,实现对车轮轮辋内部缺陷、轮对外形几何尺寸、踏面擦伤故障的自动预警和追踪功能,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可靠检测手段。能够适应寒冷地区室外-40℃至75℃。设备投用后,如今只需要1人,仅需3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车的探伤检查。

  该系统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可适用高铁动车组、普速机车、客车车辆车轮等检修。

  轴温探伤告别人工巡检

  除靠声音探伤外,铁路部门还开发新式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参与车轮检测,有效减少一线职工巡检巡视次数,保证货车运行安全。

操作人员通过bcu检查制动系统隐患故障。

  轴温监测是根据车轴温度升高变化,监测车轮状态,并及时将信息传达至临近工区,及时检修。但以往红外轴温探测设备装置体积大,需要在轨道边建立22平方米的机房,平均每个月都要有职工去巡视设备,在春暑运等关键时期,职工巡视次数更加频繁,由于机房地处偏远,汽车靠不上,在雨雪天气中,职工只能步行前往,以宋站机房为例,哈尔滨车辆段职工巡视一次要步行2公里,往返要40分钟。

  2023年,哈尔滨国铁科技公司研发小型检测装置,仅为一个机柜大小,并由模拟信号升级为数字信号,同时构建的元器件大部分实现了国产化,探温的核心元件碲镉汞,告别依赖进口的时代。特别是机柜采用双热备切换模式,设备故障大幅降低,目前,不需要人工巡视。

  目前,该设备应用在青藏铁路等极寒线路上,在全国占有率约在70%,设备安装率超过3600套。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中国|美丽的河套灌区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研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众健康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2025-05-28 09:24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2025-05-28 09:19
数据显示,地球陆地上可开采锂资源仅约2200万吨,海水中却蕴藏2300亿吨锂。然而,高效、绿色的海水提锂技术被视作科研界难啃的“硬骨头”。
2025-05-28 09: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