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初夏相逢,共聚绥院——绥化学院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初夏相逢,共聚绥院——绥化学院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

来源:绥化学院公众号2024-05-26 11:02

  夏阳初长,光影氤氲,微风绕指而过,此刻你我正相逢。5月25日,由黑龙江绥化学院产业化服务中心和团委共同主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如期举办。学校领导刘峰、陈玉平、卢百胜、马春华亲临活动现场指导工作。

  本次开放日共开展创意集市、绥院食宴、全民健身、音乐之声、感恩遇见、徒步打卡、美丽校园、环保集市、光辉历史和信仰之光十项极具绥院特色的活动,将绥化学院的美好景色与全体师生的热忱展现给来访的每一位市民。

  掇菁撷华,大胆创新。当传统手工之美与学子们的创意相融合,非遗国漆、黑陶、葫芦烙画与剪纸等手工艺品便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众眼前。一饱眼福后迈步向前,我校师生团队参与研发的龙王有机大豆冰淇淋、白树汁饮料,亲手制作的千层麻花、油炸糕、拉丝老酸奶、玉米饼和绿色豆浆、创意糖等食品有序地摆放在长桌上,正待人们品尝。

  “来到我们的校园感受如何”“今天玩的怎么样”“前面有休息的地方”“你们的校园很美丽、创意作品很有特色”“开放日活动举办的很成功,给你们点赞”。创意集市中,党委书记刘峰与游客、学生等场内人员亲切交流、融入现场,通过多个维度了解开放日的开展情况。

  为确保校园开放日的秩序和安全,我校在东门设置了安检处并为入校市民发放宣传册。由各学院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穿梭在校园中,为来访市民提供指引与帮助。现场工作人员用饱满的热情和温暖的笑容为本次活动保驾护航。

  四季周而复始,相逢恰在此时。各式零食与手作、摊位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与师生市民的笑脸在绥院的一方天地交融。肖像绘画师生为市民们画出一幅幅满意的作品。彩陶体验和各类文创衍生工艺品制作体验为开放日活动再填光彩。体育场等地展开的竞赛活动与丁香广场的音乐声遥相呼应,共绘绥院的夏日画卷。

  据悉,共计1000余名市民入校参加开放日活动。

  来源:党委宣传统战部

  撰稿: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蔡明昕 徐蕾

  编辑:韩金凤

  校对:侯梦婧

  审核:孙丽颖

  摄影: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视频: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王泽兴 黄伟机 王严庆

  王瑞峰 王将 李子涛 罗凯 李文博 张栩栋

  排版: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蔡明昕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