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哈工大打造“尔滨”新名片,两年圈粉无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哈工大打造“尔滨”新名片,两年圈粉无数!

来源:哈工大全媒体2024-05-13 19:23

  作为全国高校首个

  在主要城市核心商业区建设的

  大学品牌形象展示平台

  自2022年5月开放以来

  两年间

  哈工大中心累计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

  组织7000余人次的党员教师和青年学生

  全年不断线开展现场志愿讲解

  同时组建一支由两院院士领衔

  国家级人才、本硕博学生等

  担任主讲嘉宾、200余人的科普团队

  举办各类科普讲座270余期

  线上线下受众超1470万人次

  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总站

  共建科学空间演播室

  打造高质量科普融媒体产品《常识课》

  成为社会公众走近一流大学

  体验尖端科技、感受大国重器

  浸润科学精神的重要窗口

哈工大打造“尔滨”新名片,两年圈粉无数!

  两年来

  哈工大中心分别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并入围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

  评选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学生讲解团队获评

  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5月13日

  哈工大中心成立两周年表彰暨

  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揭牌仪式

  在中央大街134号举行

  开展科普讲解、志愿服务等工作

  并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

  两年来

  哈工大中心积极探索

  “航天科普+航天思政”的

  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模式

  着力打造院士领衔的科普团队

  依托“哈工大课堂”

  开展科普讲座和各类特色活动

  讲好国之重器和杰出人才背后的

  科学底层逻辑

  带领青少年“探秘”国家重大工程

  在学习科学知识中厚植科学精神

  来自哈尔滨市兆麟小学五年级的任釨乐是哈工大课堂众多粉丝中的一员,梦想成为航天员的她,既学到了科学知识也感悟了科学精神。任釨乐小朋友的爸爸深有感触地说:“哈工大的教授们把高深的科学知识变成小朋友们听懂的‘家常话’‘平常嗑’,激发了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欲望。”

  持续建强学生讲解团队

  面向全市中小学

  开展“寻找小小讲解员”活动

  举办最美笔记、航天珍品

  毕业证书等专题展览

  在提升影响力的同时

  传播社会正能量

  经管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俊是最早加入哈工大中心学生讲解队的志愿者之一。两年来,他感动于一代代哈工大人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质朴初心,沉浸于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逐步走近“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等一大批新的国之重器并将这些内容融入讲解词。

  来自哈工大附属中学校小学部的五年级学生宋睿诚是一名小讲解员。在背诵讲稿和查阅展品背后的故事的过程中,他对哈工大打造国之重器的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更多小朋友了解哈工大,和我一起努力学习,将来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2024年初“冰雪热”期间

  策划举办系列特色活动

  被中央主流媒体报道近百次

  成为“尔滨”火遍全国的“城市新名片”

  四方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孩子特别喜欢航天,就想考哈工大,所以特意来哈工大中心了解一下。”来自福建省的林女士说道。为了帮助正在上高二的儿子加油鼓劲,林女士在寒假为孩子安排了“亲子游学”,从深圳、威海再到哈尔滨,近距离走近航天第一校。通过志愿者的讲解,林女士的儿子对未来专业选择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动力。

  未来,哈工大中心将继续发挥

  一流大学的品牌形象优势

  人才优势和科普资源优势

  向公众讲好

  杰出人才培养和国之重器打造的新成就

  航天第一校“尖兵”的新故事

  引领更多青少年

  励志成才、接续奋斗

  勇闯前沿、强国报国

  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引领和科普供给

  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持续贡献哈工大智慧和力量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

  • 全新庐山站正式建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随着504比特真机即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服务,该平台将实现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双重升级。“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快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和商用化进程,为这一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024-12-09 09:57
“中华环保联合会围绕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目标、维护公众和社会环境权益,搭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研究室主任姚瑞华说,接下来,我们还应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2024-12-09 09:58
目前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产品较少,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进行相关专属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探索。
2024-12-06 10:18
新昌县副县长王丽英介绍,当地引导本地企业进入机器人产业蓝海,同时招引一批优质机器人企业落地发展,抢先发力机器人产业链,新兴产业“生根发芽”,近两年研发费用达12亿元。
2024-12-06 10:17
“大雪节气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2024-12-06 10:17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转化?如何克服这一普遍性难题?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应用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2024-12-06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