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黑龙江频道2024-02-26 10:33

  外国驻华使节走进黑龙江——“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人民日报记者 高石 张博岚 郭晓龙

  入冬以来,中国“冰雪热”不断升温。东北地区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绘就了一幅幅热气腾腾的冬季旅游发展图卷。

  近日,来自1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2位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国际组织代表赴黑龙江省参加由外交部组织的“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近距离体验中国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火热场景,感受中国“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他们对本报记者表示,黑龙江努力将“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让冰雪经济逐渐成为新增长点,当地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正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驻华使节在“中国雪乡”景区漫步游览。人民日报记者 张博岚摄

  “冰雪旅游在中国更流行了”

  “起鱼喽!”数九寒天,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镜泊湖冰面上,祭湖醒网仪式正式开启。身穿白茬羊皮袄、腰系宽板皮带的渔把头号子高亢嘹亮,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人们载歌载舞。众人在渔把头的指挥下一起用力,胖头鱼、鲫鱼、鲤鱼等被百米大网拉出冰面,不断翻腾跳跃。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利扎克拿出手机不停拍照,记录着冰湖腾鱼的景象。在与有着吉祥寓意的“头鱼”合影留念后,他对记者感叹:“冬捕的场景非常震撼,我很高兴能看到这个持续了近千年的传统活动。虽然斯洛伐克没有这样的气候环境,但我也希望能学习到冬捕的相关技巧。我能感受到,虽然这里天气寒冷,但人们特别有精气神儿。”

  松花江北岸,夜色里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流光溢彩,一座座冰雪建筑色彩斑斓。以北京天坛和巴黎圣母院为原型的巨型冰雕在闪烁的霓虹灯光中熠熠生辉。游客们沉浸在这座冰雪王国,尽享浪漫之旅。驻华使节们在欣赏五彩缤纷的冰灯、形态各异的冰雕时,不禁赞叹这些作品背后的巧思与精工。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在参观完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后,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在摊贩处选购帽子。人民日报记者 高石摄

  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对记者说,“氛围感”是冬季旅游的重要元素,哈尔滨的冰雪节与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中央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周边还可以滑雪、滑冰。“能将所有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冬季旅游目的地。”

  冰雪为媒,龙江有约。面对冰雪这一大自然的馈赠,黑龙江大胆创新,让冰雪“冷资源”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释放推动经济发展的“热动能”。今年春节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81.7%;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35.4%。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冰雪旅游的省份,黑龙江可谓底蕴丰厚,冰雪文化厚积薄发造就了冰雪旅游的盛况。“看得出来,冰雪旅游在中国更流行了。”在游览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夜市时,巴基斯坦驻华使馆二等秘书纳瑟对记者说,她的很多巴基斯坦朋友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了哈尔滨的视频,都想来这里旅游。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奥地利驻华大使利肯在雪乡拍摄沿街商贩的特色摊点。人民日报记者 高石摄

  “明年的亚冬会非常令人期待”

  皑皑白雪,若浮云间,一条条雪道犹如“银龙”飞腾于山脊之上。作为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项目的比赛场地,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位于北纬45度滑雪“黄金纬度带”上,共有滑雪道56条,雪道最大落差912米,总长度100余公里,能够同时满足初学者和进阶爱好者的滑行需求。

  抵达滑雪场后,使节们换上雪服、踏上雪板、手持雪杖,抢先体验亚冬会滑雪赛场。“我在亚布力和其他国家驻华使节们一起滑雪,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白瑞谊一边滑雪,一边录制短视频,并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他对哈尔滨和亚布力之间的高铁线路赞不绝口:“这条线路将城市和大自然连接在一起,游客可以通过环保的方式享受自然风光。”

  “明年的亚冬会非常令人期待,中国已经有举办冬季运动国际大赛的丰富经验。在大巴车上,很多使节都说亚布力的雪品质很高,滑起来十分顺畅,滑雪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周溯理表示。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驻华使节打卡镜泊湖云游馆,沉浸式了解镜泊湖的形成过程。人民日报记者 张博岚摄

  素有“造梦工厂”之称的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将作为亚冬会冰上项目的比赛场地见证亚冬会精彩瞬间。来到冰壶馆,使节们观看完青少年训练后纷纷上场体验,滑行、投掷、擦冰,他们相互配合,感受冰壶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这几天的参访中我看到,借助亚冬会带来的机遇,哈尔滨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愈加完善,发展得更好。”黎巴嫩驻华大使贾布尔说,“黎巴嫩也在发展冰雪运动和产业,相信未来同中国一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的实践证明,以赛营城、赛事经济大有可为,且“长尾效应”明显。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庆认为,通过亚冬会,世界各地游客可以充分领略到“冰城”魅力,为哈尔滨进一步开拓冰雪旅游国际市场,寻觅冰雪产业跨国合作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牡丹江市镜泊湖冬捕现场。人民日报记者 张博岚摄

  “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观察者,我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中国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日新月异。黎巴嫩可以向中国学习如何发展冰雪城市,推动冰雪经济发展。”贾布尔说。奥地利驻华大使利肯也表示:“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面向未来,高质量、多样化的冰雪经济增长空间仍然很大。业内人士指出,构建现代化冰雪经济体系,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是冰雪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东北地区大力发展冰雪相关产业,尤其是亲近消费者的冰雪装备上下游产业,可以逐步打破冰雪装备等高附加值产业由国外主导的局面,培育属于当地的冰雪装备品牌。

“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驻华使节与青年运动员一起体验冰壶运动。人民日报记者 高石摄

  波兰驻华大使馆经济部门负责人、公使衔参赞卡夏表示,波兰的扎科帕内也是冬季运动胜地,拥有丰富的冰雪产业发展经验和品牌项目,她希望此行能找到与黑龙江展开合作的机会。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发展没有终点,做大做强冰雪经济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黑龙江深知,必须不断冲刺、拼搏,才能通过“冰雪+”大文章,将“活力”与“精彩”的定义一次又一次推向新高度。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不久前,第三十五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落幕,2023上海合作组织雪地自行车赛在哈尔滨鸣枪开赛,2024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伴随多层次的冰雪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冰雪+”系列产业国际合作正在黑土地上勃发。冰雪产业,架起了黑龙江同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东北振兴带来人气和信心。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