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你们不“小”,是“尔滨”的昵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 正文

你们不“小”,是“尔滨”的昵称

来源:黑龙江日报2024-01-13 21:51

你们不“小”,是“尔滨”的昵称

  2024年开年第一爆

  当属热搜常驻选手——

  “南方小土豆”了

  跨越经纬,一茬又一茬

  “身穿浅色羽绒服、头戴毛绒小帽子

  看见雪花就惊叹”的“小土豆”

  成了“尔滨”们响彻全国的夹子音

  热度背后

  很多南方小伙伴也表示不服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高差距真就那么大吗? 明明身边的高个子越来越多“小土豆”真就那么小吗?

  为求正解我们选取了各省份19-24岁青年人的平均身高数据 进行比对

  一来,他们是社会最活跃的群体

  也是造就“南方小土豆”现象级奇观的

  主要参与者和“氛围组”

  二来,这个年龄段恰好处于

  身高发育的定型期

  他们代表着现在,更指向着未来

  “南方小土豆”

  真的很“小”吗?

  在社交媒体上

  不少人把这波热潮中的

  南北方人群,比作

  “155南方小土豆和185北方大葱”

  甚至有人现身说法

  千万别跟山东人说“你算哪根葱”

  因为“哪根葱可能都比你高”

  不同省份、地域间

  身高差距到底如何呢?

  且用数据说话

  根据2022年出版的《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

  19-22岁男生中,黑龙江省以178.17厘米的平均身高位居榜首,辽宁省以176.72厘米的平均身高紧随其后,而山东省则以176.38厘米位列第三,均在175厘米以上。

  不仅前三被北方省份“包圆儿”了,甚至放眼前十,也只有江苏这一棵南方“小独苗”——江苏男生以175.48厘米登上“南方之巅”,排在全国第9;紧随其后的则是湖北省和安徽省,男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4.17厘米、174厘米,分别排在全国第14、15名。

  如果按照地域分界来看,排名前20的省份中,南北方之比仅为3:7,差距明显。

  从排名上看

  北方人确实普遍比南方人更“高大”但南方小土豆真有那么“小”吗?也不尽然

  笔者分别选取南、北方省份中男生身高的前三名,算出南北平均差值为2.54厘米;

  “北方最高”黑龙江与“南方最高”江苏省之间,男生身高的差值仅为2.69厘米;而南北方的“副班长”河南省和贵州省之间,差值则为3.52厘米;

  城与城之间的对比

  结果可能更出乎意料

  有研究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

  18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得出的数据显示:

  北方城市中,沈阳男生平均身高175.68厘米、长春男生平均身高175.16厘米,这都比较符合大众印象;令人意外的是, 上海男生的平均身高同样跨进了“175俱乐部”,达到了175.01厘米。

  由此可见

  南北方身高之差

  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大

  至少统计学中的北方,

  不是社交媒体上营造出的

  “人均180+”

  而南方也不是满地

  “小土豆”的“宝宝巴士”

  那么

  身高跟地域真的紧密挂钩吗?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者马立广等人在《中国102个人群的身高与地理环境相关性研究》中发现:

  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身高也会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

  随着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增大,群体的身高水平也会呈现增高的趋势;

  随着降雨量和湿度的增大,群体的身高水平会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甚至地区平均风速,也会对身高有影响。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身高焦虑

  这事不止南方人独有

  “小土豆”之所以快速成梗

  是因为提到南北方差异

  身高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之前在山东,我们叫个子矮的人‘小土豆’,都是背着人叫的。”来自青岛的姜先生告诉记者,归根到底,还是怕伤了别人的自尊心,毕竟“身高焦虑”这种事情,只有到了成年之后才能慢慢释怀,青少年时期,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总归是在意的。

  这从近些年

  越来越火爆的儿童生长发育门诊

  便能看得出来

  “下到社区医院,上到省级、三甲医院,都纷纷增设生长发育门诊,其中来就诊的80%都是看身高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徐芳说。

  杭州青少年的“长势”不喜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2022年杭州市民国民体质分析与运动处方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杭州20-24岁男性身高已达174.29厘米,女性则为162.73厘米。

  杭州市20-24岁青年身高演变数据

  与此同时,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也显示,20-24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72.6厘米,女性则为160.6厘米。

  由此可见,杭州青少年的身高实际上是高于全国平均线的。而且,正处于稳步提升中,2016—2021年间,杭州男性和女性身高均增长了1.77厘米,“UP”势头很明显。

  但过去三年,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量仍然不降反升,“我每周出诊1天半,号子几乎都约满了,周末还有家长早起加号。”徐芳说,家长们总有一种错觉,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越来越高,自家的孩子“海拔”不够,怕影响未来的就业、结婚。

  徐芳坦言,她遇到过不少孩子已经到了平均身高,但还是想打生长激素“再蹿一蹿”,她要耐着性子一一劝退。

  因为目前,生长激素是唯一被医学界承认的用于治疗矮小症的药物,但使用起来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用于治疗真正的“矮小症”患者。

  “是我坚持想要打针”,在生长发育门诊外,赵运辉(化名)就是被医生“劝退”的一员,“13岁,身高只有1米6,比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矮了。”赵运辉挠了挠头,“我以后想当篮球运动员。”

  记者注意到,陪赵运辉来的母亲身高不到1米6,她觉得是自己没有遗传好的基因给孩子。

  焦虑在代际之间传递,更突破了省份地域的限制。

  根据百度搜索大数据,四川、江苏、广东、北京、湖南5个省份最常搜索“长得矮会被歧视吗”这类问题。

  但这种身高焦虑可并非南方独有。

  在东北,身高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硬性指标之一,这反而会加剧部分人的身高焦虑,吉林等地的三甲医院生长发育门诊也同样火爆,“在追求长高这件事上,可以说全中国都想得差不多。“徐芳笑道。

  别慌

  中国年轻人一直在奋发向“上”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中国人的身材普遍比欧美人更为矮小,但放眼世界范围内,中国人越来越高是不争事实。

  著名科学杂志《柳叶刀》上一项涉及6500万人,对2181项研究进行汇总分析的研究显示:

  1985年至2019年间,中国19岁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同期增加了8.1厘米和6.1厘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增幅仅用了不到两代人的时间。

  同比,全球19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幅也不过2.8厘米和2.1厘米,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幅在近200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一,女性身高增幅则排第三。可以说,中国青少年是当之无愧的“过去35年里全球身高增长最快的群体”。

  “身高受遗传影响,但后天因素也很关键。”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博士医生许可强调,身高这东西,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父母共同决定了孩子约70%的身高。除了遗传外,吃得好、睡得够、多运动,就是努力的方向了。

  美国一项针对105个国家男性身高的研究就表明,包括鸡蛋、牛奶、红肉、白肉等提供的蛋白质摄入量与身高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而肉蛋奶作为农业和畜牧业的一部分,显然和经济以及工业水平息息相关。

  近代著名化学家吴宪,早在1932年就公开提出了“营养科学救国论”:“吾人膳食之所以逊于西人,由于肉类缺乏者为轻,由于牛乳鸡蛋之缺乏者为重。”他的结论是中国人的饮食普遍偏高碳水、低蛋白、低维生素。说白了,就是肉蛋奶跟不上。

  而日本的青少年在战后迎来“暴涨期”,就和他们战后实行的全民牛奶计划密不可分,当时,“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口号就颇为流行。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追求开始从“吃饱”变成了“吃好”,餐饮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85年,我国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几年后,中国的水果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一年能够吃掉240个鸡蛋,中国人的肉蛋奶摄入量飞速提升。到了2020年,中国蛋、奶、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比1980年翻了8倍左右,肉类也翻了将近4倍。

  国人平均身高,这才出现了35年来的这波喜人涨势。

  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和中国人身高增长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吻合,同时,水质、卫生设施、医疗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人的身高增长。

  所以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8个省份1732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3.16万所,受益学生达3797.83万人。

  根据教育部2021年的评估报告显示,十年间,欠发达地区农村15岁男生平均身高增长了10.3厘米,与全国男生标准身高差距大幅缩小,女生也表现出了相同趋势。

  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青少年平均身高的快速增长是一件好事,透过数据,我们看见了几十年间的国力跃迁,而落到微观处,就是万千家庭日益红火的小日子。

  青少年体质指数

  身高不是唯一,还有更重要的

  比起身高焦虑,其实更应该在意的,是我们的体质指标。

  2022年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表明我们的幼儿和成年人身体素质有所下滑,与2014年监测相比,2020年男性和女性幼儿的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平均水平有所下降,男性成年人的肺活量、握力、背力、俯卧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平均水平有所下降。

  今年和“南方小土豆”一起爆火的另一个梗叫“脆皮大学生”,说的就是现在大学生容易生病,身体素质较差的问题。

  “我校40%的男生体测引体向上项目拿不到分,很多男生一个都做不了。”山东某高校体育部的负责人曾对媒体反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在青少年时期缺乏对体质的重视。

  缺乏户外活动,无法充分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同时,便利食品和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显著增加,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在青少年中蔓延。

  就在1月11日,教育部“全国学校健康教育视频课程”以及国家卫健委《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正式发布,为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该标准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70分钟有氧运动为基础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抗阻运动,以及每天不超过2小时的视屏时间。

  人之魅力不止于身高

  国之强大更在其内核

  提高人的健康素质

  青少年是黄金期与其焦虑那几厘米不如在身体素质上多下功夫 拒绝“脆皮”从我做起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来源:潮新闻编辑:薄勋

  审核:孙达

  统筹:孙佳薇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