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校训石下的约定 爱在哈工大 我们结婚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校训石下的约定 爱在哈工大 我们结婚啦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05-22 21:30

  情满紫丁香

  爱在哈工大

  哈工大第八届博士生集体婚礼

  我们结婚啦!

校训石下的约定 爱在哈工大 我们结婚啦

点击视频感受婚礼现场的甜蜜氛围

  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同事

  爱情走过十年!

  因科研结缘

  跨越3000公里的距离

  在第103个校庆日即将到来之际

  5月21日

  在这个象征“我爱你”

  的甜蜜日子里

  时隔四年

  哈工大迎来了

  第八届博士生集体婚礼

  94对新人

  在母校相识相恋

  在老师、同学和亲友的共同见证下

  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从2013年第1届16对新人

  到2023年本届94对新人

  始终不变的是哈工大

  对博士生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关爱

  一往情深 共结连理

  把回忆谱写成歌 愿未来珍酿成酒

  铭记校训石下约定 让浪漫极限可到达

  人与人相随 心与心相连

  让深情定格永恒

  故事记录着

  你我

  校党委书记熊四皓见证婚礼并为新人们颁授刻有哈工大主楼、新人姓名和婚礼日期的金碟。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姚利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出席活动。

  熊四皓为新人颁授纪念品

  接受新人向学校敬献纪念品

  婚礼现场

  陈蕊致辞

  “希望你们心怀国之大者,怀揣远大理想。让许党报国之心,如爱情般地老天荒,常怀于胸;让个人的前途命运,如爱情般比翼齐飞,与家国同行。铭记责任、勇担使命,以奋斗之心意气风发迈向强国建设新征程,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蓝图中,携手绘就大写人生。”陈蕊在致辞中希望新人们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携真情之心书华彩人生,携感恩之心享幸福生活,携奋斗之心担时代重任。

  曹健教授、宗影影教授代表导师为新人们送上祝福

  “我们二人婚后都积极投身到航天国防重要课题研究中,选择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正是在航天强国梦想的支持下,我们二人很快获评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分别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1998年考入哈工大,在博士就读期间结为伉俪的曹健教授、宗影影教授代表导师为新人们送上祝福,祝愿新人们志存高远、互敬互爱、永结同心,共同开启人生新篇章。

  环境学院博士生王华哲、朴晨宇夫妇

  代表全体新人发表答谢感言

  MUSIA合唱团的一首《我喜欢》为现场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挽手入场 曲调悠扬

  眼中爱意流转 心中誓言暗许

  一对对幸福的新人 一段段美好的爱情

  歌声衬托美满 金碟记录永恒

  杯与杯相碰 人与人心动

  往后余生都是你

  共度时光

  一起来听新人们的爱情故事吧

  我们在勤奋求学、科研报国之中相知相恋,在同舟共济、追求卓越中相爱相守。我们也将永怀初恋热忱,携手相伴,共经人生风雨晴岚,矢志不渝,共创未来华彩人生。

  点击视频聆听新人们的爱情故事

  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同事

  爱情走过十年!

  我们专业当年在黑龙江省只招了2个人,就是我和她。这也许冥冥中注定了我们的缘分吧。

  没想到,新生报到是我把她迎进了大学。

  我是全班第一个来报到的,于是接着帮助迎新,她是全班最后一个来报到的。“只记得这女生报到结束我就可以下班了”。每次说起我们的相识,总会引起一片笑声。

  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写作业,她不会的题目总愿意问问我。大一创新项目中,我带领一个小组完成了一个小众的项目。后来她说:“通过大一创新项目,我发现你的能力真的挺牛的!”

  2013元旦,已经招数尽出的我觉得这大概是我此生最好的机会,于是用最大的勇气和最轻松的语气约她去中央大街看电影,开始了我们恋爱的第一次约会。从此后,我们俩一起上课,一起努力吃遍哈尔滨,一起读博,一起做实验,一起发论文,从大一到博士毕业,再到一起留在学校工作,无论什么事我们总坚定的支持彼此。

  经过十年的恋爱长跑,我们的新生活正在从冰城的土地上热烈展开。我相信,有母校做我们强大后盾,我们的事业必定会在艰难中螺旋上升,我们的生活必定会在勇攀高峰中愈发香甜。

  ——化工与化学学院 李泽生

  ——化工与化学学院 张红玥

  因科研结缘,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们相识于2016年的春天,那年她正值大四毕业季,在毕业设计进入瓶颈、焦头烂额之时,多方求助,联系上了课题方向相近的正在读研一的我。我的细心、耐心、踏实和乐于助人打动了她,她的温柔、乖巧、礼貌和美貌吸引了我。

  后来才发现,我们俩早就有对方的QQ号。因为我比她高一个年级,考研成绩相对比较好,所以经常会参加学院组织的考研经验分享会,有时候会分享一些考研复习资料,她也来过分享会加了我的QQ号。只不过,她当时只是众多学弟学妹里的一个。没想到这种无心的助人成了我的魅力值之一。

  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那一年,我决定放弃找工作选择一起读博。2016年下半年,我在威海,她在哈尔滨,开启了异地恋;2017年,我在哈工大读博,她在哈工程读研,开启了异校恋;2018年,我和她如愿实现了同在哈工大读博,过上了朝夕相伴的情侣生活。2019年,我在新加坡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她在哈尔滨继续读博。

  读博时,我们座位挨着,学习累了,站起来看一眼对方,感觉很踏实,似乎科研中的疲惫和紧张缓解了很多。别的情侣可能是通宵看电影,但是我们却陪伴着在实验室加班甚至通宵,也算别样的爱情体验吧。

  目前,我已毕业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她还在校读博。我们又一次开启了异地模式。但生活中深厚的感情基础和科研中的相互扶持,让我们相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荣加加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韩 韬

  “班长”和“学习委员”的“黄昏恋”跨越3000公里的距离

  2013年9月,我们在南方的一所大学相识,那时我们还仅仅是同班同学。

  大四,我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我们靠着“工作”往来,慢慢加深了解。随着毕设的到来,我们选择了同一个指导老师,开启了一起泡实验室的日子,相互指导,相互学习,一起烦恼,一起开心,从学习到生活慢慢的相知。

  2017年6月18号,毕业前夕的一个晚上,我开玩笑说:“你肯定好养”,她笑着回答:“那你养我呀”,我立刻答应:“好呀!”。戏剧性的,我们在本科毕业最后的短暂时光中享受着“大学黄昏恋”。她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保送至哈工大直博,而我则去了四川工作,开启了异地恋。

  我们每次通话,她都和我说:“读博虽然挺辛苦,但哈工大的科研氛围和课题组的氛围都特别好,感觉每天都很充实,有成就感。”我被她这种累并快乐着的状态吸引,半年后辞职考研也来到了哈工大,和她在一个科研小组,我们的距离从3000多公里变成了仅仅一个工位之隔。

  在谭久彬院士的团队中,在导师陆振刚教授带领下,我们参与的多项项目成果在实际中取得应用,并获得2021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我们满足于这种在科研路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爱情,愿意这样一直走下去。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夏 超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怡蕾

  科研携手 余生相伴

  学术规格严格 浪漫功夫到家

  风雨同舟岁岁与共 念念在兹 相约白头

  今朝哈工大见证新人相知 相守

  明日哈工大的浪漫诗篇

  你我共谱

  你是否也在哈工大收获了

  属于你的爱情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爱情故事吧

  点赞前十的朋友们

  有机会获得精美文创礼品哦

  马晓雪 徐珺婉 张又元 辛然 张钧瑞 王利文 吴世豪 尹澜诺 葛煜龙 叶文熙 聂汉 曲凌甫 由培远 马晓雪 罗溥新 陈骏初等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旦塔拉 美如童话

  • “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