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哈尔滨新区打响冬季招商引资“第一枪”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哈尔滨新区打响冬季招商引资“第一枪”

来源:哈尔滨新区报2022-12-16 20:14

  12月16日,哈尔滨新区产业招商联盟项目签约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15个社会化招商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签约额88.45亿元,打响新区冬季招商引资“第一枪”。这是哈尔滨新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部署、总结今年谋划明年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引领带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起翔,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刘海城,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松北区委书记代守仑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松北区委副书记任海龙主持会议。

  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是今年哈尔滨新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鲜明特色。当天签约的15个项目,都是由新区产业招商联盟成员推荐并协助洽谈成功的,涵盖了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新材料、新能源、金融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

  据悉,今年4月,在哈尔滨新区管委会的倡导和支持下,哈尔滨新区产业招商联盟成立。联盟成员由区内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外埠商会、行业协会,受委托的招商代理机构组成。产业招商联盟通过打造联合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顾问招商四大招商板块,进一步促进政府与企业在招商领域有机融合,促进社会力量和政府招商力量强强联合,构建起哈尔滨新区面向全球的开放性社会化招商体系,不断扩大新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迎来新朋友,引入好项目。

  产业招商联盟自成立以来,提供有价值投资信息120余条,重点跟踪洽谈项目46个。实现了“拓展招商渠道,构建起社会化、多元化的产业招商工作新体系,汇聚起招商工作强大合力”的目标。

  16日的会上,哈尔滨新区向第二批联盟成员、投资顾问授牌。至此,哈尔滨新区产业招商联盟成员单位达到178家,聘任投资顾问38人,签订委托招商协议15项。

  作为第二批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北京联东投资集团哈尔滨公司总经理李瑞峰受聘成为新区投资顾问。他对新区成立招商联盟的创新做法非常认可:“招商主体由政府转变为企业和政府联合主体,将充分放大企业招引上下游的资源优势,延伸招商链条和穿透力。”

  李瑞峰介绍,此次会议上签约落地新区的张家口海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他通过联东投集的资源为新区引进的,该公司将在联东U谷·哈尔滨新区数字智谷园区内投资5000万元,建设蓝靛果花青素生产线,目标是生产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等级最高的蓝靛果花青素产品。

  会议还举行了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哈尔滨新区领导黄明瑾、甄长瑜、王佳、郑向东、王凯分别与15个入区项目单位签约。

  15个社会化招商项目的集中签约,充分体现了产业招商联盟具有广泛的资源,巨大的潜力、影响力和说服力,是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只生力军。

  也正是在这支生力军的加持下,2022年,哈尔滨新区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继续保持招商引资的强劲势头,借助市场化有效招商手段,成功引进了思灵机器人北方总部项目、腾讯安心平台(东北区)暨腾讯云互联网营销直播产业学院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有力促进了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1~10月份,哈尔滨新区实际利用内资257.6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市级目标的120%,协议引资额占全市50%左右。引进了龙江学子创业园、奇安信、善行医疗可穿戴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及展示中心、圣泰制药中药提取生产基地等产业项目28项。

  下一步,哈尔滨新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把“大招商、招大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作总基调,千方百计抓产业、上项目、促招商,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同时,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优化招商政策体系,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签约项目履约跟踪和落地项目服务,提高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着力实施“环境招商”,努力把国家和省市赋予的政策支持,全面转化为招商引资的核心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哈尔滨市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七大都市”贡献新区力量。

  记者:薛 婧

  编辑:董广硕

  统筹:晁元元

  监制:薛 婧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