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磅微纪录片首发!焦裕禄与哈工大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重磅微纪录片首发!焦裕禄与哈工大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08-16 17:02

  1962年至1964年

  他带领兰考人民

  与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

  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

  1966年2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

  全面介绍他的感人事迹

  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

  他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990年7月15日

  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

  作词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表达对这名党的好干部的崇敬之情

  抒发执政为民的赤子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

  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出重要论述

  为全体党员干事创业提供了遵循

  2021年9月

  焦裕禄精神入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第一批伟大精神

  68年前,焦裕禄到哈工大进修

  学的什么专业?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在当年

  是如何体现的?

  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和在哈工大

  这段学习经历有什么关系?

  新时代如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

  哈工大全媒体中心历时半年

  奔赴河南兰考、洛阳等地拍摄

  在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重磅推出微纪录片

  追忆焦裕禄校友在哈工大的求学时光

  讲述焦裕禄校友爱党爱民的一生

  时光回到上个世纪,1922年,焦裕禄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随军南下到河南,1953年调往洛阳矿山机器厂。1954年8月,焦裕禄等5人作为选干生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

  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接受采访

  焦裕禄外孙余音接受采访

  据1954年11月2日校报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决定创办工农速成中学,招收优秀的工农干部及工人,施以中等程度的文化教育,使其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为新中国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1954年8月5日,记载洛矿派焦裕禄到哈工大深造的档案资料

  哈工大附设工农速成中学“重视师生政治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不断钻研和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认真地了解工农学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认真备课、钻研业务、耐心地进行课外辅导。如有些教师带病工作,有些教师主动地找程度差的学生进行补课,替请假的教师代课而不让学生缺课,有的老师制造了不少教具,帮助学生学习”。

  即便这样,第一次考试焦裕禄等5人全都没有过关,大批的工农学生不及格。眼看工农学生面临退学,有人就提议,应该降低考核标准,但这却遭到时任校长李昌的反对。李昌强调:“规格(要)严格,功夫(要)到家”,哈工大只有而且只能有一个“规格”,学校要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帮助学员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

  原哈工大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副校长孟新接受采访

  哈工大原党委副书记袁礼周接受采访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哈工大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根据当前工农班学生的学习困难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决定在工农班内设立班主任,负责掌握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决定对现行的工农预备班的教学计划予以修改”;“有的教师对工农班学生的辅导,适当地照顾了他们的特点,因而有一定的效果。”焦裕禄更是夜以继日地追赶,争取在补考中过关。 除了吃饭睡觉,他把时间都用在了补习数理化成绩上,成绩得到很大提升,最终通过了预科的考试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中信重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信息管理中心员工、与焦裕禄同时来哈工大学习的王明伦校友的孙子王亮接受采访

  然而,就在即将转入本科阶段时,洛矿因工作需要,急召焦裕禄他们立即返厂。厂里的信如晴天霹雳,最难的关口都闯过来了,如今却要半途而废,有的同志表示:不要工资、不要助学金也要坚持留下来学习。焦裕禄耐心开导大家:“组织上派我们来进行深造学习,目的是为了尽快学成、支持咱们国家工业化的建设。我们在哈工大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让我们在未来洛矿的工作当中有着参与工业化建设的底气。

  接下来,焦裕禄受厂里安排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1956年底,焦裕禄回到洛矿,担任一金工车间主任。他重视调查研究,讲究做事方法,为了提高工艺水准,他刻苦钻研图纸,向工人们虚心请教。他带领工人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焦裕禄在检查减速器运转情况

  今天的中信重工,有一条焦裕禄大道,路旁陈列着新中国第一台双筒提升机,它就是焦裕禄当年带着大伙制造出来的。当时焦裕禄和同事们遇到过很大的困难,他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分析、研究,连续50多天住在厂里,累了就躺在长凳上眯一会儿。那段时间,一金工车间常常是昼夜灯火通明,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而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2.5米双筒提升机终于在预定时间生产出来了,当时引起了全国轰动,成为中国机械制造史上的奇迹

  中信重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组织部副部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志愿讲解员王恩隆接受采访

  在洛矿的9年,焦裕禄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也完成了从学生到成熟工业干部的深造。

  焦裕禄铜像和焦裕禄大道

  焦裕禄大道路旁陈列的新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提升机

  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道大转弯在兰考,千百年来,多次泛滥改道,留下了风沙、盐碱、内涝“三害”。1962年12月,党组织派焦裕禄到兰考工作。

  当时兰考“三害”肆虐,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给全县36万群众带来深重灾难,很多人离乡逃荒。焦裕禄上任的第二天,就下乡考察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观察灾情。他下决心把兰考一千八百平方公里土地摸透,亲自掂一掂 “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

  黄河兰考段航拍

  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终于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接下来焦裕禄忍着肝痛,再一次走到贫下中农中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集中群众智慧寻求解决办法。

  焦裕禄总结出了“贴膏药、扎针”等治理“三害”的办法。他带头植树造林,1963年春,焦裕禄亲手栽下泡桐树,双手掐腰在泡桐树下,那份革命者的壮志与豪情写在眉宇之间。

  焦裕禄在兰考

  群众的智慧坚定了焦裕禄战胜灾害的信心,他十分团结群众,亲民爱民。1963年冬天,他因惦记群众有没有吃的,牲口会不会饿死,带着救济粮下乡访贫问苦,忍着肝痛、冒着风雪一连走访几十个村子,途中遇到没钱治病、生命垂危的小男孩,就在父亲准备放弃孩子那一刻,焦裕禄走了过来。焦裕禄随即给县人民医院写信,最后,小男孩的病治好了。为了报答焦裕禄救命之恩、继承焦裕禄精神,小男孩改名为张继焦。

  兰考县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张继焦接受采访

  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县除“三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盐碱地的棉花喜获丰收,沙地里长出了好庄稼。焦裕禄在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他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缓解疼痛,藤椅生生被顶出一个大窟窿。 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与世长辞。10万余人前来参加追悼会,有的群众自发披麻戴孝。病逝前,焦裕禄要求组织把他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在兰考的475天,焦裕禄短暂的人生得到了最耀眼的绽放,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正由兰考人民奋力集体完成。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扎了针”,滔滔洪水乖乖地归了河道,老碱窝开始出现了碧绿的庄稼……

  焦裕禄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化为强大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

  2021级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哈工大党委书记熊四皓讲述焦裕禄事迹

  哈工大中心焦裕禄事迹展区

  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从新生“开学第一课”到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选调生出征,从党员干部培训到新教职工培训、教职工理论学习……焦裕禄的故事都是哈工大育人育才最生动的范例,哈工大人始终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焦裕禄精神,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

  哈工大2019届毕业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七棵树镇顺兴村驻村工作队员孙新宇(左)

  哈工大2019届毕业生、黑龙江省甘南县巨宝镇建新村驻村工作队员马腾威(右)

  亲民爱民

  艰苦奋斗

  科学求实

  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

  焦裕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新时代哈工大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不渝、一往无前。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