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哈尔滨:文化软实力让文明城市底色更亮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哈尔滨:文化软实力让文明城市底色更亮

来源:黑龙江日报2022-07-06 15:52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润泽城市。2022年是哈尔滨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二年,也是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关键之年。哈尔滨牢牢把握文明建设方向,围绕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以“提高省会经济社会发展首位度,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为牵动,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创建中,哈尔滨围绕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引领,推动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素质同步提升,为把冰城打造成一座有温度的文明城市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思想引领 筑牢信念堡垒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水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主讲人结合典型事例讲述,让移风易俗理念在轻松的氛围中被村民所接受。

  而类似的宣讲活动,如今在哈尔滨各区、县(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时常开讲。

  文明城市,一定是信仰坚定的城市。

  哈尔滨成立基层宣讲团和宣讲小分队600余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社区志愿宣讲团活动1.2万余场,受众达320余万人次。哈尔滨还始终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促服务、进企业促诚信、进学校促成长、进社区促和谐、进农村促新风、进网络促传播、进家庭促文明“七进七促”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助力市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激发起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哈市先后辟建5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评选出70个示范点,编写《传统节日风俗集》,探索搭建“节日+传统文化”“互联网+传统文化”“创意+传统文化”等系列传播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之间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

  厚植根基 新风扑面而来

  1日晚,“庆‘七一’把一切献给党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上演,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为哈尔滨乐迷奉上了一场经典音乐盛宴。一首首唯美的华彩乐章,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了党的丰功伟绩。近年来,类似的文化演出活跃在冰城各类舞台、剧场。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丰富了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把哈尔滨“音乐之城”的城市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群众的精神家园。哈尔滨以“文化创城”大力提升城市特色化水平,日益彰显出大气、洋气、神气的城市风格和开放、友善、自信的文明气质。

  近年来,哈尔滨系统性、产业化提升“迷人哈夏”和“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两大节庆活动,改造提升秋林商圈、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分别获评国家首批旅游休闲街区和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冰雪大世界、冰雪嘉年华成为国际品牌;哈尔滨百年交响乐团魅力绽放,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永久落户,哈尔滨新组建的芭蕾舞团声名鹊起;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冰盘国际公开赛首次走进亚洲落户哈尔滨。

  一组数据更加印证了哈尔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可行之道:旅游收入年最高突破1500亿元、接待游客量突破9500万人次,连续五年荣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跻身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前十位。

  丰富内涵 品质节节提升

  近日,哈尔滨荣获中国奥委会授予的“奥运冠军之城”殊荣。从冰城到“奥运冠军之城”,闪亮的新头衔让哈尔滨知名度再攀升。借势起舞,结合我省出台的《黑龙江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哈尔滨发布《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计划通过引进高端赛事、打造全谱系冰雪文旅体产品等一系列举措让冰雪生金。

  结合城市特点培育文化厚度,哈尔滨持续发力,内涵日益丰富。

  编制《哈尔滨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建设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开展冰城文创展销季和文化创新品牌推广活动;出台《哈尔滨市“创意设计之都”建设发展规划(2022~2030年)》助推重点领域和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诸如此类,厚植文化根基,冰城的脚步始终在前进。

  文化厚积薄发,不仅影响着每一位冰城市民,城市的文明底色也在这一过程中越擦越亮。(记者 马智博)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