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王宏泽]

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2022-06-15 14:29

24小时热图
  • 黄康华:突破“不可能”,创造更精彩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 河南许昌:紫荆花开美乡村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

  夏管期间,在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天上的北斗导航、大地上的无人农机,正在被农业指挥中心用5G信号勾勒出智慧农业的自动网络,以往在电视或网络上听说的物联网、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时髦的词语已经应用到这个国内旱作农业的标杆单位。

  “一片云、一张网、一键通”的北大荒数字农业发展模式让这里的人们实现了坐在家里种地的梦想,完成了会种地到“慧”种地的完美转身。

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今年新引进了电控播种机械

  “我这玉米追肥后的长势不错,现在看无人驾驶机械播种、中耕比人强多了!作业质量高、标准高、还精准,这苗就像站队似的一般高。”在第八管理区种植户孙景泉家的玉米地块,他乐呵呵地“显摆”无人机械的成果。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坚持农业农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原则,大胆应用无人机械、变量施肥器、电控播种机等国际先进农业机械,确保农业作业质量更精准、更高效、更高质、更便捷。

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农业科技人员利用数据平台查看农作物长势

  2021年,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将8项数字化设备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今年,新购进电控播种机4台,风幕式喷药机2台,应用北斗终端农机具107台(套),智能作业面积可达52万亩。

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无人驾驶玉米播种机在作业

  “以前得天天跟着机车作业,查看作业质量,深怕漏播,在地里一跟就是一天,灰头土脸的。今年有了北大荒智慧农服,把手机打开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作物长势和机车作业速度、进度、标准,省心还不遭罪,贼方便。”第九管理区种植户张欣用手机展示智慧农服的功能。这几年,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利用田间物联网设备及遥感技术,实现对田间进行远程感知,建立田间作物长势、田间环境监测等内容的数字化应用,整合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及农事农情进度以信息化的形式自动生成,保证农事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在农机管理方面实现远程对机车作业的调度、监测和管控,实时掌握机车的基础数据和作业数据。

  建立“一张图数据库”,将土地发包、种植生产信息以及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以地块为单位进行汇总、集成显示,便于读取和追溯,这个农场有限公司将数字化产业链数据进行汇总融合,通过建模分析、模拟训练,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决策指导。加大力度开发农业APP和农机APP,为农业专家诊断、农机一键调度和驾驶员一键呼叫提供便捷。

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夏管环环相扣不脱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该农场有限公司上下抓住了科技创新驱动这把“金钥匙”。2020年,北大荒第一批数字农场试点建设让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尝到了科技赋能的甜头,2022年,这个农场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动巡田遥感无人机(千万像素)配套机库、无人驾驶拖拉机(含机器改装、配套农具)、无人除草机器人、无人点喷植保机、智能播种设备、智能施肥设备、变量施肥机、UVT全地形车含改装、自动土壤取样设备、播种末端回传设备等先进智慧农业技术、设备不断引进,打造生产、试验、管理的标准化旱作农业数字科技园区,为现代农业向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转型注入新的动能。通过农田感知数字化设备获取作物株高、叶龄、积雪深度、冻土地温、土壤墒情、气象信息、病虫害信息等多种信息,初步达到数据的一个整合、融合,为下一步的决策指挥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促进管理模式走向数字化,为实现农业智能化提供先决条件。

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 !坐在家里“慧”种田

  种植户与管理人员查看玉米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