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边城文萃】《游寿传》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时事要闻 > 正文

【边城文萃】《游寿传》序

来源:黑河宣传2022-01-20 19: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为纪念游寿先生115周年诞辰,王立民先生为恩师撰写《游寿传》,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以游寿先生为主线,展现游寿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教育学、考古学、书法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翻阅王立民先生所著长达近60万字的《游寿传》,游寿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传奇人生,像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的面前。

  游寿先生从清朝末年一直走到中国改革开放日趋繁盛的时代;她从中国南方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第一个国学研究生班硕士毕业,到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她从中国最高学府中央大学副教授,40年后才被评上正教授;她从四季常青温暖的南方,来到冰天雪地的北国边疆哈尔滨;她从民国时即已成名灿烂之极,到晚年甘于清贫、归于平淡。

  每一个章节都有跳跃着吸引我的文字。

  人的一生绝不能是单一的,如果单一,绝无味道;人的一生又绝不能是千万方面的能手,如果如此,则无精湛。游寿先生也是如此。她是教育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和书法家,这些学问互相滋养、互相成就,而立世、名世、留世,成就最大者为其书法!乃书法大家、重镇。

  谈到游寿先生的书法,必须谈到金石书派,这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有着完整的书学理论体系和创作体系,传承有序,脉络明晰,百年不衰的书法流派。

  金石书派是在清末崇碑书风的大潮中诞生的时代产物。在乾嘉年间由于碑版的不断出土,考据之学大兴,再加之帖学的不断衰落,人们希望以碑学振兴书坛。又有当年的大儒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大力倡导,碑学大兴,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场重大变革,扭转帖学日趋靡弱的风气,弘扬刚劲雄强的书风,开拓书法艺术的新领域,使书道由衰转盛,重新展现出灿烂前景。因此,“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金石书派的开山鼻祖李瑞清为清末二品大员,《清史稿》有传,居官江宁,是清末新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李瑞清教育成绩卓著,居江南各高等学堂之冠。他大力提倡国学、科学、美术,不遗余力。在两江师范学堂创办图画手工科,开创我国高等学校设立艺术系科之先河,为中国现代美术、书法教育的先驱,在江苏、浙江、安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书法与其挚友曾熙并称“南曾北李”。李瑞清所创立的金石书派人才辈出,其弟子张大千、胡小石、吕凤子、李健皆为世纪骄子、一代宗师。在近现代书法史上,金石书派与康有为派、于右任派、吴昌硕派、郑孝胥派并称为民国五大碑学书派。曹工化先生说:“不论是谁,只要谈到清末民初的书坛,只要提到五个名字,其中一定有李瑞清。李瑞清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离开他就无法谈论碑学书法,无法谈论新书法。” 李瑞清认为,学书必须从篆书开始,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求篆于金、求隶于石,神游三代、目无二李”的学术纲领,以碑化帖的创作要旨。

  李瑞清的弟子甚众,遍布海内外。这里我们先只谈胡小石先生。胡小石先生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毕生致力于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治学态度谨严,条理细密。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诗歌、词曲、小说,无所不通。其学术、书艺世人多有评价,但我觉得有两则评价甚中肯精确。一为曾熙《胡小石先生鬻书直例》序:“阿梅有弟子胡小石……其为人孤峻绝物,苟非所与必面唾之,虽白刃在前不顾也。及观其事师敬友则循循然,有古人风。初居两江师范校中专壹科学,及学既成,据几欢。曰:此不过传声器耳,于我何与哉。乃遂日求两汉经师家言,以古学为己任,于三代金文疑字,多所发明。其为文,则陶铸诸子百家,自立新说,不敢苟同也。初为书师阿梅,于大小篆隶分,六朝今隶、草隶无不学。既而曰:山阴父子且各立门户。遂取流沙坠简及汉以来断碣荒碑,举世所弃者,穷竟其未发之蕴,而皆以孤峻横逸之气行之。髯尝语阿梅曰:小石书有万马突陈之势,犹能据辔从容,盖六朝之宋董也。或者曰:小石隘,其书矫。髯曰:其隘也,不可及也;其矫也,此其所以卓然能自立也……”

  曾熙乃清道人挚友,亦为金石书派同祖,称“曾李”,曾能深知小石。上文言小石为人气度、为书高格,恰如其分。

  另一为宗白华文。1938年胡小石先生的《中国书学史绪论》刊发在《学灯》杂志上,宗白华先生为其撰写编后语中道:“西洋人写艺术风格史常以建筑风格底变迁做基础,以建筑样式划分时代,中国人写艺术史没有建筑底凭借,大可以拿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做主体形象。然而一部中国书学史还没人写过,这是研究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的一个缺憾。近得胡小石先生《中国书学史》讲稿,欣喜过望……”宗白华先生的这段话可以作为对胡小石先生《中国书学史》的历史定位:胡小石先生《中国书学史》是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意义上的第一部书学史。胡小石先生承其师李瑞清衣钵光大而成《中国书学史》,成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书学论著,开启了在中国现代高等学府研究生中书法教育之先河。2014年《中国书学史》正式出版,立民曾为序。

  在胡小石先生的弟子中,游寿先生的书法成就最大,这里还需慢慢道来。

  游寿先生1906年出生于福建霞浦县的书香世家,这不是一般人脑海中的“书香”,在乾嘉及后,游寿高祖一门即三进士两举人,时所罕见,传为佳话。在闽东,游氏一族的品行志向、道德文章皆为楷模,有学使嘉奖其门,赠“风清苹鹿”匾额悬于大厅。游寿先生高祖游光绎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曾祖游大琛为道光年间进士,祖父游宝荣为霞浦名士,但中年夭折,没有参加科举,父亲游学诚为光绪十七年举人。

  游光绎曾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四年升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是当朝“声华海内闻”的谏臣,在嘉庆八年,“以言铨政去官”。游光绎被罢官归闽后受聘掌教福州鳌峰书院19年,自游光绎51岁至56岁之间吟咏诗歌192首,集为《炳烛斋诗手稿》。与之交游赠答者,如王伟人、朱石君、阮芸台、林则徐、汪稼门、蒋丹荔、齐北瀛、梁芷林、叶培根、吴清夫、陈恭甫、伊墨卿等皆一代名流,曾各领风骚。

  谢章铤《赌棋山庄余集》载有《炳烛斋诗抄本》,枚老称《炳烛斋诗》“磊落有奇气”,“志士思有为,与汩没世味而望富贵者不同”。《炳烛斋诗手稿》中闪耀出的游光绎为官、为学、为人、为艺的精神光芒,无时不影响着游寿先生。而立民所著《游寿传》,也是从游家的老宅和游光绎开篇的。

  立民在《游寿传》中,以游寿先生为主线,展示游寿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之息息相关的人物群体,而这些群体中的塑像,在近当代革命史、文化史、书法史上都是极其闪耀的人物。游寿先生作为每一个整体中的一分子,更应引起世人的注目。

  △《游寿传》内文 作为五四和北伐时期最先进、最革命的青年学生和教师,游寿先生曾与邱堤、翁良毓、陈昭礼、徐琛、余哲贞、余佩皋、陈伯达参加学生运动和北伐战争中的国共合作工作。“四一二”政变,由于无法联系上组织,为躲避国民党追捕,远别了家乡,也远别了热情澎湃的革命斗争,游寿遁入了大师云集的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学习,翻开她人生的又一篇章。在《游寿传》中,立民描述游寿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同窗吕鉴莹、李珍彝、关露、胡济邦、曾昭燏、沈祖棻……读到这里时,我已经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特殊的时代,会造就多种特殊的人物,虽然它已远离了我们,但我们还是应该让我们的精神尽量地回到那个时代,去理解他们。

  民国时的教授和文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热门话题之一,而当年游寿在中大、金大学习时的教授们,更是话题中的话题。胡小石、胡焕庸、王伯沆、吴梅、黄侃、汪东、汪国垣、胡翔冬、宗白华皆为一代宗师。当下的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其原型即是胡小石、陈钟凡……这说明他们的故事还在流传着。实也好,虚也罢,都没有关系,关键看这些人是不是清流,有没有学问。而以上所提到的先生们,皆是引领时风的文曲之星。而对游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胡小石先生。

  在中大、金大读书时,有三件事大约和游寿先生和书法艺术联系较为密切:一是与曾昭燏共同勾勒了《殷墟书契前后编》。二是游寿先生随胡先生读书时,常到胡先生书房中写字。胡小石曾嘱:汉碑以《礼器碑》最有筋骨,碑阴尤佳,学好《礼器碑》再写其他汉隶,无不如意。胡小石先生的隶书是以《张迁碑》为主的,他说这番话是根据游寿先生自身条件而言的。游寿先生的隶书是以《礼器碑》为宗,用功最勤。1982年游寿先生在临汉《礼器碑》上题道:“余学隶是以发笔,以规矩,有劲也。”观先生所书汉碑多瘦劲挺拔,但仍是高古厚重,可谓纤而能厚。从到中大读书开始,游寿先生的楷书由颜转而学习诸北碑、魏隋墓志,尤其吸收《张猛龙》碑阴题名神韵,隶情草意,而又具金石之气。三是在金陵大学读研究生时,胡小石第一次在这里开设《中国书学史》课。《中国书学史》的开设,又一次在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写下划时代的一笔,这是中国首次在研究生中开设书法史论课程。《中国书学史》对游寿的影响很大,游寿先生誊抄一遍,对胡小石先生的书学理论理解至深。

  当然书法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游寿先生与胡小石先生师生情谊更为深厚,以至于游寿先生在1949年以前的工作都是由胡小石先生安排。

  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战火纷飞中,游寿先生就著有《书苑镂锦》《论汉碑》《梁天监五年造像跋尾》《晋黄淳墓表跋》等,这时,游寿先生的书法理论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胡先生的观点。

  后来到黑龙江,又有《历代法书选辑》《论北朝法书碑志》等理论著述,经过“文革”,再至改革开放后,游寿先生由南雍学派一支转向对中国北方民族起源的研究。1980年,在游寿先生科学推断的指导下,米文平等人发现了拓跋鲜卑祖庙嘎仙洞及石刻祝文。1981年游寿先生又返家乡霞浦赤岸,考证了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空海在中国的漂着地。这时,游寿先生的书风吸收了嘎仙洞祝文的豪放,融入了北方民族的博大。以游寿先生自己所抒心绪:“大兴安岭荒榛洞穴蕴此文物千五百余年,寿数十年玩汉魏诸刻,每以不知拓跋氏古穴为恨。到北疆亦二十年,不意老耄之人而得登山见洞穴而论此,诚大快意。又于1984年上云冈留连石壑造像竟日,亦可无恨矣。”

  在《游寿传》中,立民说:“‘亦可无恨矣’,是游先生思想境界的一种体现与升华,她的心处在一种静穆之中。”

  这时,游寿先生走入了书法的最高境界,作为金石书派第三代重要继承人,游寿书法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她完成了李瑞清、胡小石对书法表现方法的探索与提炼,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自出新意,形成独特的“游体”,成为中国当代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之一。沈鹏先生在《游寿书法集·序》中说:“她是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认识,游寿先生堪称本世纪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也应是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人物。” △游寿先生1983年所写的作品,将行书、隶书、篆书、草书融为一体。

  金石书派后学从没有间断过对先贤的研究和传承。20世纪30年代,在李瑞清、曾熙仙逝后,上海即成立了“曾李同门会”,继续进行金石书派的研究。如今李瑞清、曾熙的弟子、再传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尤以东南亚各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居多。由于历史的缘故,游寿先生由南京中央大学辗转到山东,又由山东来到哈尔滨,为黑龙江播下了金石书派的火种。在以立民为主的“金石汇”中,有些书家已经深研金石理论二三十年,有着极深的造诣。“金石汇”的成员与成员的学生也遍布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及澳大利亚。“金石汇”成员在传承着金石书派的书法精神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1995年,在游寿先生仙逝一年后,立民就写出了近3万字的《游寿传略稿》,在《哈尔滨日报》上连载,后又被多家报刊转发。《游寿传略稿》是系统研究游寿先生的第一篇权威性的文章,由此拉开了立民研究其恩师游寿先生的序幕。沈鹏先生读罢《游寿传略稿》,赞曰:“读王立民先生文章,论叙甚详且精,余聊为七绝四首志感……”2000年,立民克服重重困难,主编《游寿书法集》,黑龙江省出版局拨付重点图书出版资金,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使中国书坛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游寿先生的书法艺术,成为当时研究游寿先生的重要资料。20年后,王立民又撰写出了《游寿传》,这是研究游寿先生的又一重要成果。

  20年前,我在《王立民书法集》序中说:“立民早年对书法理论关注的切入点是对其恩师游寿的研究。他曾撰写过《游寿传略稿》,近来又继续撰写长达30万字的《游寿评传》。对一代大家的个案研究,尤其对游先生的一生进行评价,作者本身要具备考据能力、文艺理论基础,了解书法发展的脉络,要有中国大文化的观念以及熟知其各个生活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因为游先生既是书法家又是古文字、历史学专家,并有着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撰写游寿评传,那将是对作者研究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一次考验。看来立民对这一可称之为重头戏的研究项目是成竹在胸并得心应手的。”20年后的今天,看到摆在我面前的近60万字的宏宏巨著《游寿传》,我以为立民对我的希望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近几十年来,立民在《诗经》研究、古文字研究、嘎仙洞的考古研究中都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而其书法理论及书法创作在立民60岁以后又有了新的高度。60岁是书法家的一个分水岭,大多数书家在这一年龄都开始走下坡路,而立民却在不断地提高。岳南先生称立民“出于清、抱于石、承于寿”。孟会祥先生说:“当世能继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学行,先为学者,后为书家,能‘求篆于金,求隶于石,神游三代,目无二李’‘书秉金石,以碑化帖’者,以余寡闻,仅知立民先生一人而已。”由此我们可以说,王立民是民国以来碑学发展,或者说金石书派发展的第四代传人。 金石书派历代书家以学养、人品立世,以开放之文化精神传世,以淡泊清静面对纷繁之世界。金石书派就是这样繁衍传承着。

  游寿先生曾经在中国最高的学术研究机构、最高学府任职,在这里进行研究和教学。可以说20世纪的书法界少有人可比,能够具备这些知识储备的人不多。除书学外,她在史学、文学、碑版学、诗词等方面的成就,在民国时期就有很大影响。但可惜的是至今还有很多没能公之于世,这影响了对先生的研究。游寿先生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上一个世纪,在某个领域都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抗战时期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时,她的文章《冢墓遗文史事丛考》本来已经被收入到史语所出版的《六同别录》里面,但是后来由于先生与傅斯年之间的矛盾被撕掉,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刊文在《六同别录》里面的人后来都在某个领域成为大学者。游先生得以与李济、梁思永、曾昭燏、夏鼐、向达、凌纯声、董作宾等著名学者一起共事,在学问上互相砥砺,但生前却没有像他们那样享有更多的声誉。游寿先生更艰难地半生南来半生北,包括她下放到黑龙江省五常县农村的生活,这样的大学者,她能够坚强地走过来,这种精神令人敬仰。而她总是把自己放在最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这个很难做到!所以我说先生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有老子之风、有庄子之风。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先生不正是这样吗!

  正是由于游寿先生生前的寂寞,立民积40余年收集整理恩师的资料,决心写成《游寿传》。我曾问立民“为何”,立民答曰:“感恩老师,永远感恩,感恩不尽!”但更理性的思考后,我觉得立民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艺术良心使然。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首对斜拉索成功挂设

  • 江苏古建筑老街区走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2024-04-18 10:11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2024-04-18 10:10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4-04-17 09:10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2024-04-17 09:39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2024-04-17 09:38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2024-04-17 09:38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2024-04-17 09:37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2024-04-17 09:49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024-04-17 09:40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技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革新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4-04-16 10: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4-04-16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