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记住这10点!黑龙江疾控中心戒烟权威“指南”来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黑龙江 > 正文

记住这10点!黑龙江疾控中心戒烟权威“指南”来了

来源:黑龙江日报2021-06-01 10:2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

  今年“世界无烟日”的活动主题是

  “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二手烟有哪些危害?

  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戒烟究竟难在哪?

  5月31日

  省疾控中心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

  进行了解答

  烟草流行是这个世界迄今所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烟草每年使7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有600多万人缘于直接使用烟草,有大约89万人属于接触二手烟雾的非吸烟者。

  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二手烟含有数百种已知有毒或致癌的化学物质,其中至少69种致癌物,包括重金属、烟草特有亚硝胺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可损害遗传物质和干扰细胞正常分裂,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癌症和畸形的发生。在成人中,二手烟雾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肺癌。在婴儿中,二手烟雾可造成猝死。在孕妇中,可造成低出生体重。只有100%的无烟环境可提供有效的保护。

  吸烟有害健康在社会各界已经达成共识,所以一部分人会选择电子烟,认为这样既可以解决烟瘾,又可以使身体免受烟草危害。实际上,电子烟危害也不小,并不能作为戒烟的方法。由于电子烟不会产生烟雾,所以就更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安全、健康的错误认知。

  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戒烟究竟难在哪?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烟草使用和烟草成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三方面的交互影响。事实上,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戒烟的好处历时可见,戒烟的远期好处更加明显。

  如果一个吸烟者在未曾患上慢性病之前就戒烟,1年后因吸烟致病的机会将降低66%;戒烟10年后患因吸烟而致的严重疾病的概率可以像从未吸过烟的人一样。不是所有的吸烟者都会得肺癌或是早死。但烟草确实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不能根据身边的个别现象做出不明智的判断。

  如何做好戒烟准备?

  专家表示,想要开始戒烟,

  就要提前做好准备:

  确戒烟原因,强化戒烟意愿;

  扔掉所有烟草制品和吸烟相关的用具;

  告知您的家人、朋友和同事,您正准备戒烟;

  开始延迟吸第一支烟的时间5—10分钟;

  确定一个戒烟日;

  减少在可以吸烟的场所停留的时间;

  找到适合自己的戒烟方法;

  尽量保持忙碌状态,即使是在休闲时间;

  避免他人在自己面前吸烟;

  考虑是否需要使用戒烟药物以及专业医生的戒烟帮助。

  戒烟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生理依赖,还要克服心理依赖及改变行为习惯。

记住这10点!黑龙江疾控中心戒烟权威“指南”来了

  戒烟门诊

  戒烟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不能盲目“干戒”。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科学有效的戒烟方法包括心理行为干预以及辅助的戒烟药物治疗。可以拨打戒烟热线或者咨询戒烟门诊。戒烟过程中意志力是必须的。同时也鼓励使用戒烟药物来减轻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增加戒烟成功的概率。

  据了解,为促进各地推广戒烟服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整合全国戒烟门诊信息、戒烟热线、移动戒烟等多种戒烟服务资源,设计制作了中国戒烟平台微信小程序。人们可以关注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找到中国戒烟平台微信小程序,查询您身边的戒烟门诊信息。

  记者:霍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