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3日,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硕大的机库里停满了正在检修的飞机,多名维修人员正在对每一架飞机认真检修,外面的停机坪还有多架飞机在“排队”等待入库。
“凭借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基地承接了包括卡塔尔国家航空、菲律宾皇家航空、蒙古航空等20多家境外航空公司的业务。自 2022 年投产以来,截至8月底,基地已完成超2300架次飞机维修、超270架次整机喷涂及5.8万件航空零部件维修。维修品质和服务态度均得到了境外客户的高度认可,许多国家的航司已经成为海南航空维修产业的‘回头客’。”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海烨介绍。
那究竟是什么吸引各国航司来到海南修飞机呢?
王海烨表示,海南自贸港的优惠政策降低了飞机维修的时间和成本,是吸引境外航司的一大法宝。“依托零关税,‘双十五’等特殊税收制度利好,可为企业节约10%-15%的飞机维修成本。同时依托航权开放、保税航油加注等优势,吸引了更多境外航司进驻,也带动了飞机维修及保障服务需求增长。”
在这里除了可进行飞机机体大修、零部件维修、航空器整机喷涂等维修外,还可开展飞机发动机的维修。2023年10月6日,首台GEnx-1B型号航空发动机正式运至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维修,标志着全球第八、中国内地唯一的宽体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正式投产运行。
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总裁吴栋阳介绍,海口吉耐斯专攻GEnx-1B型号发动机全链条业务,这一型号发动机主要适配波音787 机型。此前国内高端维修能力存在缺口,海口吉耐斯是获得GE公司GBSA最高等级授权的该型号发动机维修企业,相当于拿到了进入全球航空维修市场的 “金钥匙”。项目落地4年多来,已实现从“零突破”到“稳产出”的跨越。截至目前累计进场维修发动机26台、出场17台,2025年已实现9台发动机交付,产值达约4.8亿元;按照规划,项目稳产后年维修产能将达60台,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
王海烨认为,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届时全球客货飞机在海南起落更加频繁,航线网络更加密集,对飞机维修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海南航空维修产业无疑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海南自贸港航空维修这块“金字招牌”将越擦越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樱、董蓓、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