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0日,由海南年百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大连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四方共建的“海南特色热带食品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陵水清水湾正式揭牌成立。
据介绍,研究院将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转化”的创新生态链,聚焦糟粕醋、黎族鱼茶等海南非遗美食的现代化升级,开发标准化、自动化的生产技术,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同时,研究院将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对传统热带食品生产工艺进行科学化重构,同步开展非遗食品文化的打造工程,让琼岛风味既保留传统精髓,又符合现代化健康消费趋势,培育兼具文化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矩阵,让传统食品焕发底蕴魅力和当代活力,为全国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海南方案”。
海南地方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早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就满怀热情地记载和歌颂了海南的酿酒文化,而糟粕醋正是海南先民在悠久的酿酒历史中探索发现,通过对酒糟的再次酿造,得到了酸甜健胃、富于营养的民间小吃糟粕醋。近年来,糟粕醋以其独特风味成为琼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将依托年百顺公司位于陵水县文罗镇的海南特色热带食品加工项目(热带果蔬深加工中心)基地加快落地。该基地先期打造的糟粕醋生产车间,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实现传统产业的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严格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中心打造可视化参观通道,确保生产过程公开透明化。建设集检验、研发、科学研究一体化的高标准实验室平台,贯彻落实食品安全要素。同时,基地项目还大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当地农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动果蔬种植标准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糟粕醋产业全域链合作框架下,各方将共同致力于把糟粕醋从“海南特色小吃”升级为“国民级酸汤调味品”,推动糟粕醋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引领下共同打造“海南糟粕醋”区域公共品牌,将非遗美食转化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IP。(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