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元旦假期,海南各地花式跨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要闻 > 正文

元旦假期,海南各地花式跨年

来源:海南日报2024-01-02 10:20

  原题:元旦假期,海南各地花式跨年

  文旅深融合 一路皆美景

  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上自驾,登上文昌铜鼓岭迎接2024年海南岛的第一缕阳光,去海口五源河体育场赶一场跨年娱乐盛会……3天元旦假期结束,市民游客奔赴海南各地花式跨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人们尽情享受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和文旅深度融合带来的新年惊喜。

  这个假期,“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是绕不开的热词。这条路串联海湾、海角、特色小镇、旅游景区、滨海度假区等众多旅游资源,是天然的风景线,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假期里,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文昌木兰湾段,开着车卖咖啡的老板郑畅一天能卖出200多杯;在环岛旅游公路昌江海尾段,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海岸边搭起帐篷、支起天幕,面朝大海休闲游憩;在环岛旅游公路三亚太阳湾路段,不少喜结连理的新人选择来此拍摄婚纱照……一条公路,业态各异,玩法不同,大家“在路上”度过了难忘的辞旧迎新时刻。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开通带火了自驾游。携程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海南自驾游的热度再度升高,三亚、海口位列全国元旦自驾旅游城市热门榜前三,两地租车订单环比上月增长50%以上,近九成的租车自驾游订单来自异地游客,其中北京、上海的客群占比较多。

  随着个性化、定制化旅游需求的增长,三亚成为今年元旦最受定制游客欢迎的国内目的地之一,更多游客来到三亚旅游,会请专业定制师为自己宝贵的假期设计一场私人定制的旅行。

  当前,跨年仪式感逐渐成为赋能城市消费增长的另类驱动力。

  在海口,万绿园、万象城、上邦百汇城、华彩·海口湾广场等商圈的跨年夜现场热闹十足,大家共同在零点倒计时活动中迎接新年,直至凌晨,狂欢的人群还沉浸在新年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

  三亚创新产品供给,草莓音乐节、2023第八届三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天涯小镇2024元旦游园会、三亚国际美食节、天涯吟春跨年音乐会等节庆活动密集上演,各大场所人头攒动,景区景点人气火爆。

  “元旦假期首日,景区客流量近3万人次,突破景区日均客流,创下历史新高!”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相关负责人王媛媛介绍,景区借势引入草莓音乐节,积极推动项目硬件、演艺产品、商业业态等多维度更新换代,率先进入“夜经济3.0时代”,为市民游客在元旦期间带来全新的夜游度假体验。

  与此同时,海南各地、各相关单位也精心组织了优质演艺剧目,以文旅融合的深度彰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首个对外开放的海南省会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海口演艺新空间2023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并迎来首演,连续两日上演了现代舞作品《13》《14》,融合先锋性、时尚性、艺术性的现代舞作品感染了众多观众。

  跨年夜,在省歌舞剧院,来自海南省演艺集团青年交响管乐团的艺术家及文昌中学管乐团联袂首秀,呈现海南自贸港新年交响管乐音乐会,用交响艺术陪伴海南人民温暖跨年,奏响2024海南自贸港演艺新乐章。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谢晓青认为,假日旅游度假依旧是居民的生活刚需,元旦假期作为2024年旅游消费的开端,海南各地推出形式多样的跨年活动及促消费政策,持续带动旅游经济向好发展,为新一年的旅游市场开了个好头。(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曹展)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跟随总书记走进洛阳轴承集团 了解先进制造业发展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2025-05-19 10:47
航天科技看似遥远,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高在上”的航天实验,正在引导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025-05-19 10:46
为提升各种场景下荧光成像性能,北京大学席鹏团队和深圳大学屈军乐团队合作,通过计算机视觉与荧光显微的融合,提出了一种暗通道光学层切算法使显微成像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2025-05-19 10:42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北京发布,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5-05-19 10:07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1101)18日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2025-05-19 10:05
去年3月,他和团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引力子“画像”,那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的论文,就在这里诞生。
2025-05-16 10:55
著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老师亮相总决赛直播间,与全国诗词爱好者云端相聚。央视诗词大会选手与作业帮第二届古诗词冠军狭路相逢,上演巅峰较量。
2025-05-19 13:55
星星“眨眼睛”,并不是“真身”在动,而是光线的折射率出现了波动,导致肉眼观察下的星星,与其“真身”所在位置的偏移距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变化。通常,白天发生的大气湍流更加强烈,导致折射率波动更大,星星“眨眼睛”也更频繁,只是我们观察不到。
2025-05-16 09:52
气象监测显示,5月12日以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地区等出现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19日至21日,高温天气强度增强、范围扩大,陕西关中盆地、河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摄氏度,局地40摄氏度。
2025-05-16 09:51
科学家发现,将一段人类特有的基因片段插入小鼠体内,可以让它们的大脑长得更大。为了找出人类HARE5与黑猩猩的差异,Silver和同事确定了其中4个遗传突变,每个突变都能同时增强黑猩猩和人类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5-05-16 09: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林峰、副教授刘欣团队与教授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AUX1蛋白在CHPAA结合状态下的结构,为其抑制机理提供了见解,并提出AUX1蛋白依赖于质子浓度梯度介导生长素内向运输的转运模型。
2025-05-16 09:47
在这项研究中,胡晗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保存完好的芝加哥始祖鸟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2025-05-16 09:42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