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海南 > 正文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来源:新华社2022-07-22 20:32

  新华社海口7月21日电(记者柳昌林、刘博)百项赛事火热琼岛,多个国家训练基地落户加持,体育旅游花样百出……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2021年7月8日,一位冲浪爱好者走在海南三亚海棠湾藤海渔村的沙滩上。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盛夏海南,骄阳似火,“体育+”火爆异常。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南“一手撑伞,一手干活”,大力发展“体育+”新业态,为稳住经济发展作出体育贡献。

  百场赛事,火热琼岛

  近期,海南的足球和篮球的球迷“过了把瘾”,中超联赛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两项高规格赛事相继在海口举行。

  从6月3日至7月11日,中超联赛海口赛区共进行10轮30场比赛的角逐,其中揭幕战等六场比赛开放观众入场,吸引近两万名观众现场观赛。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6月3日,2022赛季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第一阶段首轮比赛在海南海口举行。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6月底,洋溢着青春气息的CUBA也“到访”海口。从早上到晚上三个时段均对观众开放,在海口体育馆掀起一场场“青春风暴”,连台风天都挡不住球迷们的观赛热情。

  中超和CUBA不仅带来流量,还带动了旅游消费。“看完比赛游海口”一度成为球迷的口号。24岁的留念从杭州来到海口观赛。她说:“对球迷来说,能现场观看浙江队重回中超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很激动,观赛后再去景点转转,免税店购物。”

  CUBA海口赛区7个比赛日累计超5000名球迷现场观赛。无论是“远征军”,还是省内球迷,他们的到来都直接、间接地拉动海口的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收入。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6月26日,第24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男子全国大赛(南区)比赛在海南海口举行。新华社记者胡智轩摄

  “下半年每个月要办十几项赛事,可把我们忙坏了。”万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姚旺说。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负责人介绍,下半年海南计划举办100余项体育赛事活动,其中大众观赏型赛事活动33个,大众参与型赛事活动75个。

  除了举办各种比赛,还打造潜水、冲浪、露营、骑行等众多群众参与的特色体育活动,游客、市民可看赛事、做游戏、尝美食、听电音等,体验感十足。

  海南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房殿生说:“‘体育+旅游’可以同时满足人们休闲出游和体育运动的双重需求,逐渐成为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快速提振经济的较佳手段。”

  国家基地落户,加持体育产业发展

  6月26日和28日,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授牌仪式、国家潜水南方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分别在海口市和万宁市举行。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全景图。

  国家潜水南方训练基地可以体验游艇出海、岛礁潜水、极速海上运动等“清凉”旅游项目。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已接待男女足国家队的训练,并承接了2022赛季的中超和女超联赛。

  此前,已有国家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国家冲浪基地等多个国家训练基地落户海南。国家基地不断落地海南,“加持”当地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复苏的“助推器”。

  “国家摩托艇训练基地即将在神州半岛这边落地。”万宁市副市长季浩表示。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2月13日,游客在海南三亚海域体验冲浪运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近年来,万宁市借助国家冲浪基地落地日月湾的契机,打造以冲浪产业为核心的集体育、文化、艺术、娱乐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开启了万宁旅文新征程。

  季浩表示,依托三个国家训练基地,万宁市推动文体旅游新业态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体育赛事、体育培训、场地设施、考级考证、器材装备销售、户外音乐节等多元化产业集聚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系统,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向“百亿级”产业迈进。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王可说,随着中国足球(南方)训练基地落户海口,将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级的品牌赛事,定期定址落户在海口,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将打造成亚洲乃至世界的体育旅游交流和体育竞技所在地,为海口“活力之城、机遇之城”带来越来越浓厚的体育氛围。

  企业纷纷看好,政策优势明显

  “不见面审批、开办企业一日办结……我从东北来到海口创业已有一年多,如今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办事十分便捷。”海南缪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全兴说道,他所在的企业从注册到落地经营,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海口办事效率高,营商环境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2021年12月3日,为期三天的2021年首届中国(海南)体育用品和装备进口博览会在海南海口市开幕。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为什么会选择来到海口?“我是被海口的自然环境和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过来的。”宋全兴说,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他发现海口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海口的文体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特殊政策,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抢滩”体育产业。

  在海南著名的冲浪胜地万宁,近30家冲浪俱乐部驻扎在日月湾冲浪小镇。暑期万宁迎来了一波冲浪游客的高峰,不仅教练们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许多店内的冲浪板更是“一板难求”。

  “暑期来临,俱乐部每天接待100多个学员,其中小朋友占到一半,人均体验价格在700元左右。”戒浪不冲浪俱乐部运营负责人陈静介绍说,百分之九十的客人在店内购买冲浪装备,自贸港免税政策将推动进口冲浪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2月13日,一位小朋友在海南三亚皇后湾海域体验冲浪运动。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种在大海之南,向北生长”。2021年12月,郝鹏从北京辞职与朋友在海南合办了一家体育产业公司。他介绍说,看好海南发展水上运动和自贸港发展前景。公司暑期在万宁开展海洋学堂研学项目,带领小朋友们开展航海体验、海洋保护等活动,已接待成都和上海多个研学旅行团。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吸引众多企业的目光。这个三亚体育旅游的标志性项目,将建设体育中心、体育主题酒店、国际汽联FE赛车娱乐综合体、电竞公园等,未来将有近百家上下游企业参与管理和运营。

  一手撑伞,一手干活

  2021年至今,海口、三亚等市县疫情也曾多次反复,海南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支持中超“开放”办赛,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担当,也是海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谢晓平说,尽管有风险,但省里和市里想通过这一次中超的赛事,让更多人了解海口,希望以这次中超的赛事为契机对海口市进行一次城市形象营销,展现海南自贸港风貌。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1月1日,中国风筝板国家队运动员和各地的帆船帆板运动员在海南省海口市国家帆船帆板基地附近海域开展训练。新华社记者严钰景摄

  5月,海南放宽跨省人员流动的疫情防控政策。“体验帆船的人数一下‘跳了起来’。”郝鹏说,游艇会2021年6月接待旅客1552人次,今年6月接待旅客1932人次,今年线下渠道人数相当增量均来自线上OTA平台预定,同比增长24.5%。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海南三亚、万宁等地登上各大航旅出行平台热搜榜,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记者在三亚、万宁等海边高端酒店看到,酒店前台登记入住排起长队,停车场停放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

  民宿短租平台途家数据显示,6月份,海南民宿预订量环比增长近一倍,民宿交易额环比增长超两倍。

“体育+”为何火爆?——海南发展体育产业经济观察

  2021年7月8日,游客在海南三亚海棠湾藤海渔村特色餐饮店门口拍摄留念。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业内人士分析,疫情下的海南旅游呈现年轻化、小团体化、技能化等新特点,这与海南发展“体育+”方向是一致的。

  随着“95后”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技能型旅游占据夏季旅游“C位”。华润石梅湾国际游艇会总经理郭凯东说:“目前小团体旅游火爆,越来越多年轻人自驾来到万宁。从观光旅游向技能型旅游转变,通过学习航海和潜水技能,考取相应的证书,实现自我价值提升。”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厅长李辉卫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主动作为,引入适合海南的国际一流赛事,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培育“体育+”新业态和新热点,为经济复苏作出体育贡献。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浏阳:盛夏假日赏烟花

  • 内蒙古额尔古纳:油菜花海醉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