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雄安新区气象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雄安新区气象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2023-01-24 11:08

  农民搬进城市新家园,启动区迎来新企业,白洋淀来了更多“新朋友”……这个春节,雄安新区处处涌动新气象。

  这一方热土,经过5年多规划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35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累计完成投资超5100亿元,如今,新区启动区主要基础设施基本建成。2022年以来,142个工程项目新开工建设,新区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雄安新区气象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俯瞰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张志锋 陈世豪摄影报道

雄安新区气象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雄安新区容西片区,居民收到新春祝福。张志锋 王青峰摄影报道

   约12万人搬进安置区

   “新家真热乎,心里都暖和”

  “叔,过年了,我来看看暖气热不热,在新家过年习惯吗?”容西片区寻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王玉琦轻轻敲门。

  “快进家,可热乎了,啥都方便!”居民刘双全笑着招呼。门口的温度计显示室温23摄氏度,客厅的长寿花开得鲜艳。

  刘双全老家在河北安新县西里街村。新区设立后,西里街的院子要被征迁修路。“我们上岁数了,舍不得老家的一砖一瓦。刚开始听说要搬进城里,担心人生地不熟,有些犹豫。”刘双全说。

  2022年9月,刘双全拿到新房钥匙,开门一看:精装修的两室一厅,灶具、热水器等都全乎,可以拎包入住。刘双全和妻子放心了。

  今年春节前,刘双全搬进新家。搬家当天,王玉琦上门,和他互相留下联系方式。

  前不久,刘双全和妻子回村取东西。王玉琦担心暖气漏水,就帮他们关紧阀门,转念想起阳台上有花,怕给冻坏,又把阀门打开一点。“这闺女多细心,自家人也不过这样。”刘双全念叨,“在老家烧暖气,最多只有15摄氏度。新家真热乎,心里都暖和!”

  在安新县城上班的子女,担心老两口不适应新家生活,特意赶过来,没想到父母把小区都摸熟了。“小区门口有公园、公交站,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双全跟儿子打趣,“社区的王玉琦跟亲闺女一样,打个电话就到跟前,比你还强!”说得一家子都笑了。

  近两年,约12万群众搬进容东以及雄东、容西片区,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逐步完善。

  雄安居民的新生活正在开启,雄安的建设发展也正迎来新空间。

雄安新区气象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在施工作业。张志锋 李兆民摄影报道

   承接疏解功能有序落地

   “倒排工期,上半年工程要冲出地面”

  启动区是雄安新区建设主战场,每一天都有新变化。环城市外围道路、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城区水系等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成形,正在加快推进功能片区建设。

  “项目正做地下结构施工,春节不停工,100多人坚守岗位。”顶着寒风,记者走进中国中化总部001大厦新区建设工地,业主方工程负责人孙东东一边搓手一边说:“公司总部计划2025年底从北京搬到雄安。倒排工期,上半年工程要冲出地面。”

  为何叫001大厦?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首批疏解到新区的央企,总部位于新区启动区001号,2022年4月开建,是首批疏解央企中最早动工的项目。

  昔日的大河村,一座150米的央企总部大楼正在崛起,有望成为启动区地标性建筑。环顾方圆1公里,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等首批疏解央企总部,都在建设中。

  走进相邻的互联网产业园,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一期项目即将揭开面纱。8号楼和10号楼已然封顶,9号楼地上部分已完成过半。“我们是首批市场化疏解项目,计划2023年底入驻办公。”该项目工程经理李二辉说,“二期今年开工,招商先行启动,优先面向北京的疏解企业。”

  不远处,同样是首批市场化疏解项目,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焊花闪烁。

  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使命。2022年,是疏解央企、市场化疏解企业在雄安开工建设的元年:7月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完成选址;11月23日,中国中铁旗下多家企业疏解到新区,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一揽子集聚……目前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机构共140多家。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说:“目前新区承接疏解功能有序落地,2023年,我们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协同推进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建设。”

   良好生态成为新区名片

   “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安家落户,从候鸟变留鸟”

  “野鸭!有一大片!”几名游客过年来白洋淀玩,发现一群鸟在觅食。

  “那叫灰鹤,是近年出现在这里的‘新朋友’,估计有100只。”安新县观鸟爱鸟协会副会长张学农从小在白洋淀边长大,在白洋淀拍摄鸟类已10多年。

  “来白洋淀的‘新朋友’除了灰鹤,还有青头潜鸭。”站在淀边,张学农回放相机照片向记者介绍。2022年,巡护员在白洋淀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鸟类,经专家鉴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青头潜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这个全球极危物种对生态环境很挑剔。在同一区域,还发现了青头潜鸭育雏,有9只毛茸茸的鸭宝宝,“它们已在白洋淀安家,不是偶然路过。”张学农说。

  2022年7月,白洋淀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全域禁猎。“如今人们环保意识普遍增强,都明白要爱鸟护鸟。”爱鸟护鸟志愿者韩战桥春节期间照常巡护,“白洋淀生态环境在一天天改善,适合鸟类繁衍生息,白鹭、苍鹭等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此安家落户,从候鸟变留鸟。”

  目前,白洋淀发现野生鸟类共248种,比新区设立前增加42种,仅2022年就新发现11种。其中,有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鸟类有193种。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是新区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之一。新区设立5年多来,通过一体化推进补水、治污、防洪等综合治理,白洋淀水质从新区设立前的劣Ⅴ类逐步改善,首次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这个春节,白洋淀生态清淤四期工程正抢抓冬春黄金施工期,力争在今年4月底完成。

  水域扩大,湿地增加,鱼类恢复,鸟类增多,生态改善。“白洋淀正从水质改善向水生态环境改善迈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说。

  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本报记者 张志锋)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