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健康焦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健康焦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08-02 09:51

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健康焦点)

河北省石家庄市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内,小学生在学习铁药碾使用方法。
  梁子栋摄(人民视觉)

  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

  今年3月,中国科协命名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多家中医药博物馆榜上有名,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河北省石家庄市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等。

  近年来,中医药博物馆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聚焦科普教育功能,增加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让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活”起来。近日,记者走进多家中医药博物馆,探访其推动中医药知识文化科普教育的成果与心得,感受其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所做的探索和创新。

  ——编 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突出教育功能,体验更丰富

  本报记者 杨彦帆

  “下图为哪种中药饮片?”“哪几味药材来自同一种植物?”“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的药材是哪一种?”……今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举办第十三届中药辨识大赛,线上线下吸引了校内外众多中医药爱好者参与。

  “很多学生学完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却没有太多机会摸到药材。中药辨识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博物馆中药部主任冯林敏说,开展活动,突出博物馆的实践教育功能,可以让学生掌握辨药本领,让大众了解中医药和传统文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于1990年9月建成,馆藏丰富,是历史较为悠久的高校中医药博物馆。博物馆不仅承担一些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自2009年起,还陆续举办中药辨识大赛、博物馆文化周、讲解大赛等品牌活动。

  “一味中药,从药用原植物、原动物到中药材,再经炮制成为饮片,最后进入药房后煎药使用,涉及诸多环节。比赛题目既要具备知识性,也要有互动性和趣味性。”冯林敏说。

  寓教于乐、以赛促学,还要有创新。冯林敏和团队在内容和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在中药辨识大赛线下比赛中,这样的创新随处可见。“真伪鉴别”通过形色气味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照方抓药”需要学生了解中药在百子柜里的摆放规律、戥秤使用方法等,提高应用能力。近年来,题目中还增加中医药文化等内容,让参赛者开阔眼界。

  走进博物馆中药综合展厅,近600种常用中药、3000多份中药标本依照《中药学》教材和中药的功能主治一一陈列,中央展区还摆放着百年陈皮、九朝贡胶等珍贵药材,全面服务教学。中药饮片实训基地里,近400味中药饮片置于透明标本瓶里展示,另有开放性标本供学生辨识。

  “无论是学习课程,还是准备辨识大赛,很多同学都会来博物馆看中药标本和医史文物,巩固知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孙凌逸说,“品牌活动的文化氛围也很浓厚,每年的中药文化周可以参与博物馆寻宝、猜中医药谜语等,像庙会一样,非常热闹。”

  “北中医博物馆是立体直观的教科书,形象生动的大讲堂,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来宾参观的第一站。”工作三十余载,馆长卢颖不断感受到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医越来越热,近年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初是中小学生及社区老年人偏多,后来各种社会群体和年轻人也不断增加。”

  适应变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逐渐增强。针对社区居民,博物馆开展了“药食同源话健康”“药膳与养生膏滋”“保健灸及传统艾条的制作”等健康养生课堂,每年走进社区开展10余次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则设计了“我是小神农,中药我来尝”等更富有趣味性的科普活动。

  “博物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时,要围绕中医药文化价值进行。”卢颖认为,“只有参与、体验、互动,人们对中医药的了解才会深入。中医药博物馆是人们了解中医药的理想阵地和载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实在感。”

  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

  做好馆藏保护,科普更形象

  本报记者 刘以晴

  撬开封层,灌入液体,封上瓶口……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内,陈列展览部助理馆员樊湘泽正在忙活。他面前是一株泡在罐子里的北柴胡植株,叶子瘦窄青翠,上顶黄色小花。“这是4年前的标本了,得定期补点保持液。你看,它像不像刚摘下来的?”轻轻擦拭着罐子,樊湘泽不无骄傲。

  2013年9月,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正式开馆,现今馆藏中医药文物3381件,中药标本近万件,其中不乏人参、紫杉、牦牛骨等特色珍稀中药材。

  如何做好展示与保护?以往植物标本多用蜡液封存,樊湘泽指了指一旁的柴胡蜡液标本,成品和夹在书里的叶子有相似之处,形状扁平,脱水薄脆。“受植物性状、制作技法等因素影响,有些几十年的老标本,突然掉了个角,这种损失是不可逆的。”樊湘泽说。

  浸泡标本,能更好保留药材的原色原貌,适合参观,也便于保存。2016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开始自行研究浸渍技术,醋酸铜、硫酸铜、冰醋酸……工作人员一起下“笨功夫”,以克为单位调整试剂,一分钟、一分钟计算比较操作时间。为了不浪费中草药,起初,大家捡树叶做实验。“一会儿这个蓝了,一会儿那个灰了又黑了,啥色儿都有。”樊湘泽笑着说,大家苦中作乐,经常互相鼓劲。

  历时数月,溶液配比终于初步成功。“其实,芦荟叶子肉多,仙人掌叶子刺尖,不同草药需要的比例还有差异,但有了大方向,继续细化就容易了。”樊湘泽回忆道。

  “有了浸渍技术,我们的标本更立体,做起科普也更形象。”北柴胡标本再向前,便是大叶柴胡,二者同属柴胡属,外观相似,然而,前者入药可以疏肝解郁,后者却有毒性。樊湘泽微微躬身用手一指,“这个角度,能很清楚地看到大叶柴胡比北柴胡的叶子大且胖。”

  为做好科普,每年初春、盛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到山上收集植株制成标本。“开花的,结果的,变种的,我们搜集得越全,大家就了解得越清楚。‘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也是中医药的魅力。”樊湘泽说。

  “博物馆的科普功能,不止于玻璃展台内的藏品。”博物馆馆长张凌告诉记者,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将每月第三周的周六设为主题开放日,参观讲解外,工作人员还会带领游客一起捏大山楂丸、缝草药香包,鼓励游客随手拍中药。

  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暂不对外开放,张凌计划着带上中草药,走出博物馆,将活动办进社区,“用生动、有趣、多元的方式,让大家对中医馆藏、中药文化更有兴趣,也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

  河北省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

  借助科技互动,观展更有趣

  本报记者 邵玉姿

  手指轻轻滑动大屏,任意点开一张图片,中药材的形状、颜色、功效便跃然而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内,有一面面积近10平方米的数字大屏,“收纳”了12807种药材的信息。

  “小朋友,这是我们的药材魔墙。魔墙上的每一幅小图都代表了一种药材,常见的有枸杞、苍术、麦冬、葛根、香薷……”大屏前,讲解员李欣悦一边介绍,一边随机点开几张图片进行演示。

  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乐仁堂投资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河北省第一家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科普馆。2021年7月,以“乐”“仁”为展示主题的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正式开馆。

  “科普馆共设置三个单元,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医药历史和健康知识。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科技互动体验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乐仁堂中医药健康科普馆馆长王鹏介绍,设计之初,乐仁堂便十分注重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现代化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依托高科技数字化设备,科普内容更有深度,科普方式也更具趣味性。

  模拟郎中开方抓药、参与穴位趣味抢答、跟随屏幕练习五禽戏……目前,馆内共设置了10余组多媒体互动屏幕。

  除了触摸屏互动,更有沉浸式体验。在科普馆展厅东侧,一处从脚下延伸至墙面的数字屏幕格外亮眼,动感十足的4D空间影院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以“药谷探险”为行动主线,空间影院共设有药谷、湖泊、雪山、海底、森林5个场景和3个采药互动游戏,让人们身临其境体验古人采药的艰辛。

  “小朋友们,盯紧屏幕,穿过雪山和热带雨林,我们一起到药谷去探险吧!”李欣悦话音刚落,数字屏幕中的画面“嗖”地一下动了起来,高山峡谷在眼前“飘过”,一棵棵鸡血藤从脚下“钻出”,抬起脚轻轻一点,鸡血藤便“踩”入囊中。小学生韩诗雯左脚一个,右脚一个,不一会儿就“踩”收完所有鸡血藤。

  “通过沉浸式体验的形式模拟采药过程,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药材生长的环境,增长中医药知识,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中草药来之不易。”李欣悦说。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9日 19 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