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石家庄高新区:做强产业集群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河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石家庄高新区:做强产业集群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2022-07-01 14:16

  人民网石家庄6月30日电(祝龙超)“每天连轴转,从早忙到晚,不光我,全区的干部每天晚上八点之前都不回家。”说起自己每天的工作,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务副主任杨文斌充满了劲头儿。

  在石家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石家庄市提出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率先突破,强力培育现代食品、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进军”。

  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加速建设两大园区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一小时交通圈”覆盖北京、天津、雄安新区、济南等区域重点城市,紧邻正定国际机场可通航全球82个城市,坐落在高新区北部的石家庄东站,可直接联通长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多年来,依托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以岭药业等本土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以及中国电科五十四所、中国电科十三所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高新区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站在历史发展机遇叠加的新起点上,高新区将充分发挥省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在‘率先’两个字上铆足劲儿。”杨文斌说。

  据杨文斌介绍,石家庄高新区立足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两个优势产业,将全区78平方公里土地系统规划为“一区两园”,即主城区、生物医药园和电子科技园,在主城区集中规划居住区和商业聚集区,建设总部大楼、金融中心等,将产业区现有用地统一调整为产业用地,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营造极具创新创业活力的产业氛围,打造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突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规划的石家庄市生物医药园占地2.7万亩,石家庄高新区电子科技园占地7000余亩。在产业谋篇落子方面,两个园区均坚持高端定位,生物医药围绕高端制剂、新型佐剂、细胞治疗药物、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电子信息围绕新型显示、软件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和设备、电力电子等产业领域进行项目引进。

  在园区运营模式方面,高新区创新举措,把土地、厂房作为资产作价,入股科技含量高、成长能力强的准上市企业,推动招商引资从“税收减免、房租补贴、土地优惠、财政补助”为主的传统模式向“资本运作、基金支持、以投代补”为主的市场化模式转变。

  “截至目前,我们两个园区的水、电、路、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按照一年起势,三年建成、五年达效的目标,建成后年新增产值分别达到650亿元、200亿元。”杨文斌说。

  6月25日,由石家庄市政府主办、石家庄高新区承办的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高新区电子科技园战略发布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150余家企业家代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活动。总投资117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为石家庄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再添新动能。

  据介绍,20个签约项目包括CpG疫苗佐剂项目和华普生物公司总部项目、生物医药定制研发生产平台项目、活肿瘤生物样本库及产业化项目、氮化镓光电子芯片与器件项目等,涵盖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电子芯片与器件研发制造等相关领域,将促进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俗话说,“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石家庄高新区狠抓营商环境优化,对标先进地区,深化“店小二”服务理念,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建立了企业书记直通车、企业家早餐会等等常态化的沟通对接机制,打磨服务企业高品质平台。通过走访、随访、暗访、电话、微信、邮箱、早餐会、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企业问题线索,每周汇总后转办相关部门,以问题转办率100%,按时处理率100%,办结回访率100%为标准,督促各涉企服务部门开展最优服务窗口、最优服务岗位等创建活动。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全员招商”工作机制,积极参加中国MAH产业大会、第三届CBIC细胞生物产业大会等国际、国内知名会议,宣传石家庄、推介高新区。聘请14名龙头企业高管、商协会长担任招商大使,组织“知名企业家回乡恳谈会”“河北省知名会长联谊会”等多项活动,持续深化以商招商。与深圳前海、黄河三角洲等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成立总规模超20亿元直投基金,通过小团队招商、专业招商等多措并举。上半年共招引项目130个,总投资约145.5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建立“三会、两包、一通道、一预警”和“1+N”项目推进机制,33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实现投资48.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0.1%。

  “为了给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专业化、全流程、全时速服务,我们成立了项目落地服务中心和政策兑现办公室,通过不断强化服务力度,优化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实现项目落地服务‘全速跑‘模式。”杨文斌介绍说,“手续齐全的项目,到高新区,一天就能落户。”

  为了打造有深度、有精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品牌,全面增强吸引力,石家庄高新区还大力推进涉企事项非必要“零罚款”行动,杜绝以罚代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想办法解决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境,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了以‘人才新政十条’为核心的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政策扶持体系,从人才引进、培育、服务三大关键环节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着力打造全省最具吸引力的人才生态。”杨文斌介绍说,“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大专生,我们区都有相应的人才政策补贴政策。”

  高新区高标建设人才公寓,强化人才安居保障。从便捷人才服务入手开发了信息化管理平台,459家区内重点企业和8018名人才可以在线直接享受人才一体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引进培养国家级人才63名,其中,两院“院士”10名、外籍院士14名,拥有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2人。

  围绕城市“中轴线” 打造城市中心商务区

  “随着复兴大街这条新的城市中轴线的兴建,两侧经济增长点的爆发,将带动整个石家庄的经济增长。”杨文斌说,“我们准备在复兴大街和南二环东延线交汇点东侧,打造城市中心商务区,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实现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奋斗目标聚势蓄能。”

  石家庄高新区今年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完成宋营、大西帐城中村改造项目财政评审,东仰陵村1246户实现“3天完成房屋评估,7天完成协议签订、腾空搬迁”。南部集中安置区3月15日开工建设,129栋住宅楼预计年底主体封顶。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道路建设22条、26.6公里,建成污水管道41.27公里,雨水管道36公里,供水管道44.7公里,完成原黄河大道、长江大道、珠江大道更名工作。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拆除违章建筑160余处,建成公共停车位1838个,新增绿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设球类场地8个,年内“城市之心”中央公园、儿童高端户外乐园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建成投用,让城市更宜居、更宜业。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石家庄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完成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关键之年,石家庄高新区作为全市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主战场,将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聚焦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等关键因素、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抓项目、谋发展,构建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集群。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当先锋、做表率,不断增强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做出更大贡献。”杨文斌说。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