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力提速,武汉都市圈共建“一座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加力提速,武汉都市圈共建“一座城”

来源:长江日报2025-11-18 18:16

  【编者按】

  当前,武汉正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发展气场进一步升腾。

  气场的升腾,蕴藏在都市圈的协同共进,闪耀于全球领先的科技突破,涌动于巨头加码的投资信心,也体现在枢纽能级的持续提升。

  今日起,长江日报推出“气场升腾看武汉”系列报道,立足一线,鲜活记录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开放引领上的坚实足迹。

  鄂州依托毗邻光谷的优势,以三安光电为链主,吸引显示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与武汉共同助力湖北打造世界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图为位于鄂州葛店的三安光电生产线一角。通讯员方仲华摄

  这个月,鄂州市葛店经开区内,泛半导体产业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建设现场机械轰鸣。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光谷—葛店20分钟半导体产研闭环。这是武汉、鄂州产业协同发展的又一例证。

  如今,在武汉上班,回鄂州吃饭,用孝感公积金在武汉买房,持黄石社保卡在武汉坐地铁……这些场景在武汉都市圈已成为日常。

  今年8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列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这意味着武汉和武汉都市圈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认为,紧扣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秉承“九城就是一城”的理念,武汉都市圈同题共答、同频共振、组团联网。

  每个工作日的上午7时,孝感云梦的李女士都会拎着早餐坐上汉孝城际公交。李女士和邻座熟人打着招呼:“王姐,今天也这么早?”她边吃边说:“这公交50分钟直达我上班的武汉公司,比开车堵高速省事,车上还能补觉。”

  车窗外,从县城街巷到都市商圈的快速切换,正是武汉都市圈交通同网的生动注脚。

乘客排队扫码乘坐新城快线。图片由湖北铁路集团轨道运营有限公司提供

  “跨市”成为日常“串门”。今年以来,武汉都市圈交通建设马力全开,沿江高铁武宜段、合武段稳步推进,沪渝高速武汉至宜昌段改扩建工程紧锣密鼓,32条城际“断头路”相继打通。从“物理相连”到“高效互通”的转变,正在重塑区域时空格局。

  地铁与城际公交的无缝衔接,让同城生活触手可及。

  早高峰的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座无虚席,鄂州上班族小王给同事发语音:“放心,20分钟后到武汉东站,不耽误上午的会。”他收起手机笑道:“以前得提前1小时出门,现在地铁直达,不用起早摸黑了。”

7月26日合龙的双柳长江大桥,将于明年通车。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随着双柳长江大桥明年通车,武汉到黄冈团风的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加速“画圆”,货车司机周师傅再也不用绕城送货。“油钱省了、时间少了,每月能多跑两趟活。”

  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实现“7×24小时通关”,黄冈罗田的鲜活鳗鱼9小时直达韩国首尔,英山云雾茶带着晨露销往越南河内,交通优势正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当前,武汉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正加速成形,交通网络的通达性不仅便利了人流物流,更让“九城一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区域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作为武汉都市圈首位城市,武汉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依托武汉科教资源优势,“研发在汉、转化在圈”的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光谷科创大走廊不断东延。

  位于光谷的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内,中科光芯(湖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40余名研发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光组件、光模块等产品的研发。2023年,该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黄石,次年便入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

  “依托武汉的人才优势和便利的信息来源,我们已经做到武汉研发、黄石生产。”该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坦言,公司入驻科创园后,不仅能更好链接高校科研资源,还能深度对接产业资源,助推企业发展。

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资料图

  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让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在漆黑密闭的模拟矿山巷道里,一辆无人驾驶的矿车悄然启动。没有北斗卫星的信号指引,也缺乏5G网络的实时支持,它却能精准地避开障碍物平稳前行。这是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的最新科研成果。该基地是武汉大学与咸宁合作的首个项目。

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图源:咸宁日报

  “光谷第九园”引进13个项目,协议投资超30亿元,23家配套企业围绕武汉华星光电等龙头布局,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120亿元;鄂州市葛店经开区聚集89家半导体企业,形成“光芯屏端网”产业链“短距离闭环”,长飞光纤葛店科技园的石英材料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鄂州小伙王磊感慨道:“现在在老家就能进大企业,工资不比武汉低,还能照顾家人。”科技同兴让产业更强,也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实。

  湖北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计划在鄂州市鄂城区拓展连锁药店,按照传统流程,需在武汉总部与鄂州属地间往返提交材料,仅审批环节就需耗时两周。

  然而,公司质管员马女士通过武汉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一圈通办”窗口提交申请后,材料通过跨域数据平台即时流转至鄂州审批部门,全程网办完成核验,短短3天便收到了邮寄送达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马女士说:“3个工作日拿到跨市经营许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2024年,武汉都市圈共办理各类通办业务179万余件。

  民生保障的均等化,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武汉都市圈以1062项民生服务“一圈通办”为抓手,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好办事”,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市民在武汉市民之家“一圈通办”窗口办理业务。王海 摄

  2024年,武汉都市圈跨城异地电子缴税覆盖率达100%,惠及12万户纳税人,政务服务的优化正转化为营商环境的红利。湖北三丰智能输送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敏算了一笔账:“以前每月要安排专人去武汉办理跨域缴税,路上就得大半天。现在通过‘鄂汇办’APP一键完成,全年节省办税时间超200小时。”

  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的互通共享,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72岁的黄冈老人张女士随子女在武汉定居,住院费用即时报销。“不用垫钱、不用跑腿,就像在老家看病一样方便。”2024年,武汉都市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金额超66亿元,惠及700余万人次。

武汉市民之家武汉都市圈通办窗口,市民正在办理业务。 王海摄

  实际上,早在2021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就已成立,在武汉市发改委集中办公。如今更名为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9市选派专人组建,日常联合办公。

  秦尊文认为,未来,武汉都市圈要进一步强化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同时联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攻克产业技术基础难题,让创新策源能力切实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2024年,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元,占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重达29%。武汉都市圈正以“一家人”姿态,朝着人口3000万、经济总量4万亿元的世界级都市圈迈进。

  (长江日报记者 覃柳玮 海报设计张莉)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