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冬至时节,海拔1800米的鄂西深山却是一番火热景象。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挖掘机的轰鸣与渣土车的穿梭划破了冬日的寂静。这个曾经一到冬季就“休眠”的高山乡镇,如今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破冰”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黍子岭村,新拓宽的道路已初见雏形。村民陈群旺站在路旁,脸上写满期待:“这条路修好了,咱们的蔬菜就能坐着大货车直接出山了!”以往,由于村里的路仅有3.5米宽,乡亲们不得不采用“小车转大车”的接力方式运送蔬菜。道路的拓宽升级,成为菜农们最迫切的期盼。
今年,长阳成功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谋划了包括高山蔬菜集散中心、种植示范基地、道路改扩建在内的11个子项目,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全长16.285公里,从溜沙口村至田家坪村蔬菜基地的产业路修通后,将串联起全乡600多个蔬菜种植户,预计每年带动蔬菜种植户户均降本增收1000元以上。
在青树包村建设工地,一座总库容3360立方米的现代化蔬菜冷库正在拔地而起,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高原大冰箱”。
“工期紧,步伐要更紧;困难多,办法要更多。”项目现场负责人覃奉泉说。他的团队与高山的低温阴雨天气赛跑,每天坚守工地十几个小时。这个集冷链、分拣、清洗、尾菜处理于一体的高山蔬菜集散中心建成后,将彻底改变传统冷库“小散弱”的格局,补齐高山蔬菜物流链关键一环。
重大项目的落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个高山乡镇激荡起层层涟漪。“老板,老规矩,来个土鸡火锅!”傍晚时分,位于青树包村的云上人家餐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老板吴远兵感慨道,往年蔬菜收购季节过后,街上就逐渐冷清。特别是冬至到正月,餐馆日均营业额甚至不足300元。今年随着多个项目开工、超500名施工人员进驻,餐馆生意空前火爆,高峰期每天需准备数十桌饭菜。
集镇上,理发师王峰华也感受到了这股暖流。“客人扎堆时要排队,我们只好延长营业时间,还推出了预约服务。”他笑着说,往年的这个时候,早就“猫”在家里烤火了。
项目的扎根,带来了客流,更激活了内生动力。据统计,今年火烧坪乡新增市场主体105家,曾经冬季“半休眠”的高山乡镇,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撬动”下,正迎来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覃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