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航拍安陆府河两岸。 (侯向东 摄)

“国家级绿色工厂”湖北金禄科技,其生产的汽车电路板销往国内外多个知名汽车主机厂。 (安陆市委宣传部供图)

安陆神丹获得2025湖北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安陆市委宣传部供图)

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金黄银杏铺就诗意画廊。(安陆市委宣传部供图)

安陆“乡超”火爆出圈。 (安陆市委宣传部供图)
碧山涢水展新卷,诗画安陆启新程。
在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浪潮中,安陆这座有着千年德安文脉的城市,以“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稳定”为使命,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殷殷嘱托,转化为融圈入群、能级跨越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60万安陆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孝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省委“七大战略”、孝感“十大行动”为牵引,锚定“复兴德安振兴安陆”愿景,以工业为基、文旅为翼、主城为核、治理为盾,在荆楚大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答卷。
安陆市
大抓工业 兴一方经济
“这批线路板今天发往十堰,直接供新能源汽车企业组装!”10月20日,湖北金禄科技车间内,行政部经理吴文灿指着流水线上的精密产品介绍。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领域单项冠军企业、湖北省第一批“瞪羚”企业,该公司日均生产1万平方米线路板,产品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供应链,安陆也借此深度融入“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
科技创新是安陆工业“融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中科铜箔车间里,4.5微米锂电铜箔卷料缓缓下线,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这填补了省内空白,一吨铜丝加工后能变十吨铜箔,附加值翻了30倍!”以中科铜箔、金禄科技为核心,安陆铜箔及印制电路产业集群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武汉都市圈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今年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食品加工、金属制造、光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对GDP贡献率达42%。
创新动能持续迸发,连续9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优秀县(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4家激增至428家,高新技术企业从63家增长到105家。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8家,其中国家级3家,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5家,57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年均转化科技成果20项。
“安心安陆,办事不难!”这是企业对安陆营商环境的评价。该市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投资吸引力县(市、区)”,“321”工作机制让11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地,合同引资额431.8亿元;“局长来办事”“十问十帮”机制精准纾困解难,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实现三年三进位,2025年获批改革事项26项。
在农业特色产业上,安陆同样雄心勃勃。作为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市,安陆锚定建设“中国蛋谷”的战略目标,以功能蛋、加工蛋和蛋禽种苗“两蛋一芯”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安陆蛋品”区域公用品牌引领的根植性全国最大蛋品产业,总投资10亿元的禽蛋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新投产神丹公司太阳蛋、蛋黄酱、鸡蛋干、黑鸡汤等生产线。着眼擦亮“中国银杏之乡”金字招牌,新投产午时药业银杏叶药片生产项目,集科普、娱乐、趣味、探索于一体的银杏科普馆即将投入运营,开工建设银杏全资源利用产业园,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推动银杏产业从“卖风景”向“全资源利用”转变。
大抓文旅 富一方百姓
“往球场边一坐,比过年还热闹!”棠棣镇村民周大婶带着全家老小前来打卡安陆“乡超”。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民间足球赛事,累计吸引游客近60万人次,全网流量突破1.5亿人次,以“吸住眼球、记住安陆、留住消费”的三记“好球”,带动文旅创收8000万元。
“乡超的成功,靠的不是大投入、大明星,而是60万安陆人民的热情参与。”安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光深有感触地说。这场赛事不仅是体育盛宴,更成为乡土文化的“T台秀”:烟店镇的月光颂诗、赵棚镇的蓝莓丰收曲等表演轮番登场,公交车司机、餐饮串串店老板等草根球员的精彩表现,让足球成为凝聚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
“看球赛、找工作”成为赛事新亮点。人社部门借势举办专场招聘会,60家企业提供2600余个岗位,1794人达成就业意向;赵棚镇借助“蓝莓队”推广8000亩蓝莓基地,年销售额达3.2亿元;李店镇依托“米粉队”助推产业园建设,2025年预计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正如安陆籍体坛冠军郭大恩所言:“每次回到这片足球热土都倍感亲切,赛事让乡愁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纽带。”
接住“乡超”带来的流量,被央视定义为“赛事引流+文化留客+消费转化”的乡村振兴安陆模式。今年1至9月,安陆接待游客6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7亿元,同比均增长26%以上,其中武汉都市圈游客占比80%。
诗仙李白酒隐安陆十年,艺术风格定型于此、艺术成就大成于此,留下200多篇传世之作、18处遗址遗迹。着眼把李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该市以“李白在安陆,诗仙大成时”为主题主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李白文化“一轮明月”:李白纪念馆即将揭牌,配套的沉浸式消费场景同步落地,李白龙标动漫电影即将上映,李白数智文创园等标志性项目启动建设,仿生“李白”机器人让传统文化借助科技“出圈”,11月中旬还将举办第四届湖北安陆李白文化旅游节……2025年作为“安陆李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元年”,该市通过实施“2210”行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李白文化真正“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户外文旅也添新彩。投资3亿元打造孛畈“鄂北户外运动小镇”,山地骑行、高空滑翔等项目吸引周边游客;与云梦、京山联动推出“云安”“京安”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互补。目前,安陆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正在创建5A级景区,全市已建成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3家,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名村4个,省级民宿1家,文旅产业正在成为“富民产业、幸福产业”。
大抓主城 建一方文明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动仗,努力让“安陆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是新的”,“宜业的实力之城、宜居的引力之城、宜乐的活力之城、宜游的魅力之城”正展现出崭新姿态。
“出门10分钟到公园,15分钟到学校,这就是我想要的宜居生活!”在府城街道解放社区购房定居的安徽青年李曼,为安陆主城的便利与舒适点赞。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安陆着眼推动古城全面复兴,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共同繁荣。府河东岸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一场两馆”等重大基础设施稳步实施,建成“二纵二横”骨干路网7.1公里;40个城市公园、9处“最美口袋公园”让市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全国园林城市成色更足。“15分钟生活圈”加速构建,23个老旧小区焕发新颜,新增学位3740个,县域就诊率达91.87%……
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抢救性修复和改造升级3条历史文化街区,梳理文物保护单位68处、历史建筑76处,启动郧都文化探源工程,让历史遗存从“沉睡”走向“苏醒”。“既要现代化的便利,也要老德安的味道!”市民刘先生的话,道出安陆守护文脉的初心。
精神文明力量润泽人心。赵家棚抗日烈士陵园入选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每年接待全国社会团体、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超10万人次。今年,安陆籍抗日烈士周叔屏英雄事迹被全国各地6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和转载,引发热烈反响,其孙周文进作为孝感市唯一一名烈属代表受邀参加九三阅兵观礼。文明涢城好风尚,3000多名市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安陆乡超”啦啦队、文艺表演和赛事服务。
大抓治理 保一方稳定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安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行动,坚持“三维五治一中心”信访工作法,建立市长热线“0123”快速响应机制,以“我在群众身边”行动9个常态化措施为抓手,推动1.2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矛盾风险排查化解。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54.3万人次,解决群众诉求1471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579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1.27%。
在府城街道解放社区,“未来社区”智慧平台正悄然改变基层治理模式。智能感知设备、一户一码、数据仓等让社区干部告别“人海战术”,“随手拍”、VR看房、智能手环等让居民享受到“科技+服务”的便利。着眼智慧养老,社区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智能手环,能实时监测老人健康信息和行动轨迹。今年3月,独居老人何淑英的智能手环监测信息异常,平台自动预警,网格员上门后,发现老人卧床不起,及时送医救治。
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颜值更成发展价值。府河国家湿地公园里,朱鹮、黑鹳等珍稀鸟类不时现身;2025年下半年以来,安陆PM2.5平均浓度大幅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深入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推动党员干部“接烫手山芋当热锅蚂蚁”。聚焦“六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涢城青年学习小组”培养机制,组织优秀年轻干部2批次265人赴省委党校开展模块化培训选拔,分两轮选派116名市直部门副职、中层干部到社区担任“代理书记”。着力锻造“五将”干部队伍、拒绝“冰箱式”干部,常态化开展“十差股室”评议,推动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效能不断提升,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社会生态持续向好。
德安千年,奋楫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陆市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孝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主动融圈入群,履责“四个一方”,为孝感“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