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楚国八百年,鼎盛在荆州。10月29日,参加“何以中国·家住长江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代表来到湖北荆州,感受千年古城的时代新韵。
走进荆州博物馆,近20万件馆藏文物正静静诉说着荆楚大地的千年历史,614件(套)国家一级文物涵盖玉器、青铜器、简牍、织绣、漆木器等品类,堪称“楚文化的艺术宝库”。在简牍陈列厅,大批楚典籍简,内容涵盖“书”类、“语”类、诸子、文学、数学、医药、畜牧、日书等文献,令人目不暇接。
简牍是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主要的书写工具。截至目前,荆州已出土楚简16批、4100余枚,数量约占全国32%;秦简1200余枚,约占全国4%;西汉饱水简牍11400余枚,占全国14%。荆州博物馆馆长杨开勇说,荆州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堪称“战国秦汉百科全书”,其数量大、内容丰富、价值高,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2回直接写到荆州。荆州古城墙长达11.28公里,是中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今年国庆假期,荆州市精心打造的“千年一城满风华”文旅项目首次将东门、大北门、南门三大古城门串联成一条璀璨的文化廊道,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从“看客”转变为“剧中人”。
与荆州古城宾阳楼一街之隔的张居正故居,人气旺盛。
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故居是万历六年张居正回乡葬父时的临时居所,故居为仿明清园林式建筑风格,五进四重,东房西园格局,小桥流水,灵动雅致,是游客到荆州的打卡地。
张居正故居里,一部《帝鉴图说》引得众多年轻游客驻足。这部由张居正为十岁的万历皇帝编撰的启蒙读物,内容深入浅出,每篇故事还配有宫廷画师绘制的插画,生动易懂。它不仅深受年幼的万历喜爱,后来更流传海外,被译成多国文字,影响深远。
眼下,荆州正全力打造“古城小样板”,全国首座专门的楚文化博物院全面开工,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南纪门历史文化街区、张居正特色风貌街区等重点街区将迎来全面升级。
“荆州正把躺在故纸堆、埋在地底下、藏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亮’出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卫平说,荆州在保护传承荆楚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文旅场景,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更让文化“走”进了人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刘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