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1日,“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假肢矫形类)竞赛在武汉开幕。竞赛为期三天,来自全省16家单位、60名选手以及竞赛组委会抽取的命题人员、执裁人员、赛务人员共计100多人参加。

参赛对象为工作业绩突出,无投诉和违规记录,身心健康,在省内康复辅具相关机构在职 1年以上的从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0周岁(即1975年7月1日以后出生)。竞赛项目为假肢装配工与矫形器装配工。赛制为单人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实操技能竞赛两种形式。理论知识竞赛以闭卷形式进行,实操技能竞赛以现场操作的方式进行。竞赛标准以《假肢装配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矫形器装配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三级/高级工及以上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遵循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包含假肢、矫形器领域各类最新政策、法规、条例、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相关内容。

开幕式上,湖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鹏飞表示,假肢矫形工作是一项融技术精度、人文温度与责任厚度于一体的崇高职业,承载着残疾人、老年人和伤病人群体重塑生活品质、重燃人生希望的重要使命,其发展水平深刻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程度,是衡量民生福祉水平和人权保障成效的重要标尺。此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也是对全省假肢矫形领域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推动民政行业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民政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契机。
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于继红表示,假肢矫形服务作为民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福祉水平与生活质量,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素质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康复效果、身心重建与生活尊严。因此,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于推动全省康复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竞赛由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湖北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湖北省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联合举办。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