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湖北省举行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启动仪式。平台锚定“立足湖北、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致力打造新时代生态环境权益交易的“汉交所”。湖北是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机构所在地,该平台的上线,不仅是湖北落实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首创之举,更是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湖北贡献”。
与传统单一品种交易平台不同,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首创性地实现了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金融服务五大核心功能的系统整合与协同运作。这一设计彻底改变了以往为办理不同环境权益交易需辗转多个部门的局面,为企业低碳转型和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通道,极大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
平台最引人注目的首创性突破在于,它建立了全国首个规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模块。通过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为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的碳汇、优美的景观等“无价”的生态产品贴上“价格标签”,并上线交易。十堰市的优质水资源、荆州市的洪湖流域碳汇等项目作为首批生态产品亮相。
为实现高效、透明、安全的交易,平台构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核心是构建统一的生态环境权益要素数据库,汇聚用户、碳交易、排污权、生态产品、绿色金融等全要素信息,奠定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平台成功搭建了管理、交易、融资、交互四大核心系统: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监管与“一企一人一档”,确保交易全程可追溯;交易系统搭载多模式交易引擎,支持用户全流程自助操作;融资系统无缝对接绿色金融服务;交互系统则保障了信息的畅通与业务的协同。这“一数据库、四大系统”共同构成了平台智能化、标准化运行的坚实底座。
在应用层面,平台采用线上“淘宝式”便捷体验与线下“广交会式”深度撮合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线上通过四大系统实现“一码登录、一屏统览、一站办理”;线下则提供资质审核、金融支持、需求匹配等全方位服务。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态系统,旨在打造一个“多方参与、多边撮合、实时成交”的开放式要素交易市场,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朱芷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