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团省委、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青春华章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在江汉大学举办。作为中央网信办“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紧扣青春爱国奋斗主题,通过主题演讲、互动分享等形式,讲述“有热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故事。
“青春的回答,从来不是纸上的空谈,而是脚下的丈量。”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2024级研究生余典以《行走的青春》为题分享实践感悟。她讲述了全国468所高校学子通过“行走的大思政课”平台,分享4.46万余篇社会实践感悟的盛况,也细数了自己跨越5省8地,从新疆记录民族文化交融到贵州传承红色基因的经历。
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志愿讲解员刘航带来奶奶王清珍(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的故事。王清珍14岁参军入伍、16岁赴朝参战,与英雄黄继光是战友,在坑道内7天7夜不眠不休照料伤员,将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守护战友。
黄梅县第一小学教师刘莎妲现场演唱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选段,并教学黄梅戏《对花》唱段,来自埃及、智利等国的4名留学生学得有模有样。他们用“唯见长江天际流”“高山流水觅知音”等诗词表达对湖北的喜爱,推荐恩施土家文化、光谷科技、武当太极等特色元素,荆楚文化成为连接中外的桥梁。
武汉车谷江大女足队员刘艳秋分享了球队从“学生军”成长为亚洲冠军的历程,“不服周”的韧劲与为国争光的担当,诠释了中国女足的铿锵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兴炜带来“荆楚”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故事,团队攻克直线驱动核心技术,让机器人即将服务于汽车生产与养老场景。
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团队通过川藏铁路隧道爆破、鄂州花湖机场山体开挖等案例,展现了精细爆破从“破障奠基”到“国之利器”的跨越,激励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活动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落幕。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等在鄂高校的400多名师生,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重点商业平台负责人及部分正能量网络大V,共同参加此次主题活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刘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