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智能传播背景下,如何坚守公共传播本质价值、让信息传播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9月27日下午,武汉体育学院吕永峰教授新闻新著《作为公共传播的电视商议》新书发布会在武汉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作为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书香长江”阅读周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图书评论协会指导,武汉体育学院、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承办。学界业界重要权威人士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出席活动。
发布会由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积银教授主持。
《作为公共传播的电视商议》聚焦“电视商议”这一特殊媒介现象,立足中国社会治理语境,融合公共传播理论与本土传播实践,采用多维度研究方法,从共识建构、认同生产、协商机制等关键层面系统梳理电视媒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与路径,揭示其在搭建公共对话平台、推动基层协商治理中的独特价值。
武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陈继平在致辞中说,《作为公共传播的电视商议》作为新闻传播学院“智能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的首部出版成果,不仅体现了团队在交叉研究中的学术拓展,也为学校“体育+传媒”“智能+传播”的复合型建设注入新动能。他希望该团队持续产出更多具有学术深度与现实价值的成果,服务主流舆论引导、服务社会治理创新。
湖北省社科联科普部主任曾智在致辞中说,社会科学普及不仅要“走下去”“讲出来”,更要“讲得清”“讲得实”“讲得动人”。《作为公共传播的电视商议》一书,正是推动社会科学“进平台、进媒体、进基层”的鲜活范例,也为共同打造更多面向群众、服务治理、扎根中国土壤的社科普及精品成果提供了方向与借鉴。
作为出版方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社长梁艳玲在致辞中表示,如何坚守公共传播本质价值、让信息传播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她说,期望通过此次《作为公共传播的电视商议》的出版,为智能传播背景下的社会治理研究提供新视角、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经验。
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副总经理谢俊波说,《作为公共传播的电视商议》是一部真正能够走进读者、服务治理、推动共识的学术精品,新华书店已将本书纳入重点推广书目。未来,新华书店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学术成果走向市场、贴近大众,为构建全民阅读与社会科学普及新生态注入动力。
作者吕永峰在发言中分享了创作初衷与研究过程。他表示,该书源于对“多元主体如何沟通”“媒介能否介入社会问题”“传统电视是否仍具生命力”等问题的观察与反思。他认为电视商议不仅是一种公共传播形式,也是一种媒介化治理工具,希望通过本书,与学界业界进一步对话,共同推动公共传播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拓展。
本次发布会是武汉体院新闻传播学院“智能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成果的阶段性展示,也为推动公共传播研究走向社会、走向基层提供了良好示范。未来,该团队将持续开展以“公共传播+媒介治理”为核心议题的研究探索,力争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推动传播学本土化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通讯员洪雨嫣、陈惊涛、孙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