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近日,该校生命学院丁明跃、尉迟明教授团队联合企业共同研发的“乳腺超声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正式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超声断层成像产品,实现了国产高端影像装备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
丁明跃介绍,本成果源于2010年启动的超声断层成像技术攻关。团队坚持“医工交叉、自主创新”路径,攻克核心部件国产化、三维重建算法等关键难题,构建起覆盖“机理研究-原型开发-临床验证”的技术体系。通过校企深度协同,成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临床级设备,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实现了医学影像的范式革新。相较于传统超声的单维度信息采集,该技术通过环形阵列探头实现360°全向扫描,运用全散射信号三维重建算法,可精准呈现乳腺组织毫米级空间结构。这种“三维立体重构”模式突破了传统超声的平面成像局限,使病灶检出率提升40%以上,尤其对致密型乳腺的微钙化灶检测灵敏度达92%。该设备针对东亚女性致密型乳腺特征专项优化,通过声速/衰减双参数成像技术,在保持无辐射、低成本优势的同时,将乳腺癌早期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1.7%,显著优于传统超声的78.3%。其临床应用将有效缓解我国乳腺癌筛查资源不均现状,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尉迟明表示,在超声断层成像这一国际前沿领域,我们研发的“乳腺超声断层成像系统”已从“跟跑者”成长为“并跑者”,并在部分技术上实现“领跑”。我们也是全球第三家、国内首家实现该技术产品化并获批上市的企业,其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从定性“看轮廓”到定量“测性质”的跨越,能直接测量组织的声速、衰减等物理特性生成参数图,并采用360°全景成像,解决了传统超声对致密型乳腺成像不清晰的行业痛点。同时,我们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关键算法到整机系统的100%自主研发,不仅成本显著低于进口设备,更能针对中国临床需求快速迭代,具备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据悉,我国每年乳腺癌筛查适龄妇女(35-64岁)约2亿人,该设备应用潜力大。同时,超声断层成像技术是一个平台型技术,从乳腺到肌骨、小动物、甲状腺等,未来有望形成“覆盖多部位、多场景”的超声断层成像产品矩阵。
尉迟明补充说,下一步要继续开展技术攻坚、产业化落地和生态构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中国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为全球精准医疗贡献“中国方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