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兽面纹玉三叉形器别致精美,春秋青铜神兽浪漫奇崛,战国时期的猪形酒具盒灵动有趣……9月23日,“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临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
战国猪形酒具盒 荆州博物馆藏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的首展,此次展览汇聚全国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以五大器物体系串联起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脉络,生动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图景。
在展览设计中,学术性与体验感并重。文物按时代有序排布,清晰呈现器形演变与工艺传承,直观展现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序厅水波潋滟的动感效果与展品场景化陈列相得益彰,定制的互动打卡区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观众参与感,让古老文明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这些器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长江流域文化交融与创新的缩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副院长王颖介绍,“展览精选的文物中不乏国宝级珍品,彰显长江文明的博大与魅力,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明代镶红宝石金冠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藏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等璀璨的文化遗存。展览以文物质地为脉络,设“琼琚凝华”“漆韵流光”“钟灵彝秀”“浮光跃金”“土火之艺”五个单元,系统呈现长江文明的工艺成就与精神内核。
春秋铜镈钟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190号墓出土“琼琚凝华”单元游客如织,从安徽远道而来的退休研究员叶新琼俯身细赏玉器,难掩激动。“我专程从合肥赶来,一口气看到这么多珍品、宝物,特别开心。”叶新琼说起博物来语调昂扬,带着记者穿梭在各个展柜间“寻宝”。
南宋玉梳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身上镶嵌的是孔雀石。”青铜神兽独立展柜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热情洋溢地向游客们介绍着,“我们曾尝试复制这个青铜神兽,总是不得其‘神’,神兽造型奇特灵动,富有神秘的美感,向我们展现出了楚人浪漫的精神世界。”
春秋青铜神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盘龙城遗址作为夏商王朝在长江流域的统治中心,曾推动青铜文明在长江流域的传播发展。“此次‘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落地于此,既是对长江文明历史地位的精准呼应,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王颖说。
西汉漆扁壶 湖北云梦郑家湖277号墓出土本次展览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 刘欣然 文物图片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提供)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 刘欣然 文物图片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提供责编:张永群
编辑:常莹 张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