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来源:光明日报2025-09-24 21:39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兽面纹玉三叉形器别致精美,春秋青铜神兽浪漫奇崛,战国时期的猪形酒具盒灵动有趣……9月23日,“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在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临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战国猪形酒具盒 荆州博物馆藏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的首展,此次展览汇聚全国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以五大器物体系串联起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明脉络,生动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图景。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在展览设计中,学术性与体验感并重。文物按时代有序排布,清晰呈现器形演变与工艺传承,直观展现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序厅水波潋滟的动感效果与展品场景化陈列相得益彰,定制的互动打卡区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观众参与感,让古老文明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这些器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长江流域文化交融与创新的缩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副院长王颖介绍,“展览精选的文物中不乏国宝级珍品,彰显长江文明的博大与魅力,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明代镶红宝石金冠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藏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玉器、漆木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等璀璨的文化遗存。展览以文物质地为脉络,设“琼琚凝华”“漆韵流光”“钟灵彝秀”“浮光跃金”“土火之艺”五个单元,系统呈现长江文明的工艺成就与精神内核。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春秋铜镈钟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190号墓出土“琼琚凝华”单元游客如织,从安徽远道而来的退休研究员叶新琼俯身细赏玉器,难掩激动。“我专程从合肥赶来,一口气看到这么多珍品、宝物,特别开心。”叶新琼说起博物来语调昂扬,带着记者穿梭在各个展柜间“寻宝”。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南宋玉梳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身上镶嵌的是孔雀石。”青铜神兽独立展柜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热情洋溢地向游客们介绍着,“我们曾尝试复制这个青铜神兽,总是不得其‘神’,神兽造型奇特灵动,富有神秘的美感,向我们展现出了楚人浪漫的精神世界。”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春秋青铜神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盘龙城遗址作为夏商王朝在长江流域的统治中心,曾推动青铜文明在长江流域的传播发展。“此次‘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落地于此,既是对长江文明历史地位的精准呼应,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王颖说。

不用跑全国!37家文博单位“镇馆之宝”,在这里讲述万古长江

  西汉漆扁壶 湖北云梦郑家湖277号墓出土本次展览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将持续至2026年1月4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 刘欣然 文物图片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提供)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 刘欣然 文物图片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提供责编:张永群

  编辑:常莹 张雪瑜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