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堰河村:280块石头铺平“穷山沟”的致富振兴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湖北堰河村:280块石头铺平“穷山沟”的致富振兴路

来源:新华网2025-07-07 10:04

  鄂西北山区,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的一片竹林里,280块形态各异的石头铺镶其间。

  “早年村里有大小事需要商量,就组织村民在竹林里开会。每户搬块石头坐着,当时有280户,就摆了280块。地作席、天当房,有话敞敞亮亮地讲。”堰河村党委书记闵洪艳说,直到2009年,村里条件好了,开会改在了室内,但大家仍小心呵护着这块场地。

  “发展在这里谋划,行动从这里出发,人心也在这里凝聚。”在全村人心中,这280块石头铺平了“穷山沟”的振兴路。

  生态茶园、民俗园,一步一景;廊桥、石门,古香古色……盛夏时节,藏在群山褶皱里的堰河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避暑、游玩。“天一热,来的客人比平常更多了,得提前准备好。”村民冯毕建一边收拾自家农家乐的桌椅碗筷,一边招呼在店里帮忙的村民将腊肉、香菇、木耳等“土货”摆到门口。

  2024年6月26日,俯瞰堰河村。(谢勇 摄)

  30多年前,堰河村人还在为填饱肚子而苦恼——被困于“八山半水分半田”,这里只有“巴掌田”和“鸡窝地”,村民靠山吃山,长期以砍树卖柴为生,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如影随形。

  因为找不到好的发展路子,冯毕建等不少村民早年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现在变化太大了,一家一栋楼房、一辆小车、一个致富项目……”冯毕建说。

  讲起村里的变化,冯毕建和村民们滔滔不绝——

  “曾经光秃秃的山上长出了上千亩茶叶,还有其他经济林木,不仅美了环境,还增加了收入。”村民游玉洁说。

  “以前路边地头都是垃圾,现在每户自备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三个简易桶,每天有专人上门分类回收处理,村子干净多了。”村民杨世伟指着门口的垃圾桶说。

  “烧饭用的木柴变成了电或液化气,化肥换成了生物肥料,环境也变好了。”村民方金满接过话茬说。

  …………

  困境下的堰河村是如何跳出“生态破坏—贫困落后”的循环的?

  “答案就在这竹林,这里是我们凝聚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场所。”闵洪艳找了块石头,顺势坐了下来。“山是束缚,也是希望,要用对方式。”闵洪艳说,1993年村“两委”组织村民在竹林里商量出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出了茶产业三年发展计划。

  2025年7月2日,闵洪艳坐在竹林的石头上。(袁鹏摄)

  定好了方向,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扛起铁锹,背起树苗,开山种茶。看到干部们真心为群众办事,村民纷纷加入进来。3年后,村里的7麻袋茶叶卖了7000元。这桶“金”更坚定了全村人走绿色发展路的决心,不仅瞄准经济药用树种杜仲等,把更多秃山变成“绿山”,还顺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的事,既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涉及村民冷暖的大事。”闵洪艳说,30多年来,竹林里的石头虽然长了青苔,村民开会的地点也换了,但在村里的路怎么修、民宿怎么建、环境怎么改等大事小事中,“党员干部带头,大家商量着干”的习惯一直保留着。

  堰河村也逐步探索建立了村党委、村委会、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村党委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的决策机制,支部联产业、干部联项目、党员联农户的“三联共建”工作措施,激发了村民踊跃参与村子发展的热情。2024年初,村里整合资金改造整村房屋立面。从提出设计方案,到召开村民大会投票,再到300余栋民房完成改造,用时不到4个月。

  2024年6月26日,俯瞰堰河村。(谢勇 摄)

  从茶叶种植加工,到全村120家农家乐、民宿统一菜价、服务标准,再到打造“堰河香”特色农产品品牌……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想法和建议融入村子的发展大计,大伙实干的风气更浓了,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

  2024年,堰河村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最忙的时候,村干部兼职讲解员、服务员、售货员,每天在外面跑,办公室常常空着,村里索性把村委会的一楼改成了游客服务中心。

  2024年6月26日,闵洪艳(右)和村民讨论“堰河香”品牌销售情况。(谢勇 摄)

  “看到老家发展红红火火,就决定回村创业。”在外打工的李长建返乡开了村里第一家咖啡店,还时常通过平台直播乡村生活,售卖自制的土特产。

  从农家乐到咖啡馆,从特色民宿到乡村研学,从露营基地到直播带货,随着越来越多村民返乡,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如今,堰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超过4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在堰河村人眼中,“280块石头”见证了“穷山沟”的蝶变,也铺就了人人要尽责,人人获发展,人人有奔头的致富振兴路。(记者李鹏翔、侯文坤)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