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北秭归首条年产万吨级浓缩橙汁生产线建成投产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湖北秭归首条年产万吨级浓缩橙汁生产线建成投产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6-20 14:08

  6月19日,在湖北省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的浓缩橙汁加工车间,投资5000多万元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一颗颗饱满的脐橙在数十米长的传送带上“跳动”,浸泡、冲洗、榨汁、精制、浓缩,整个过程高效运转,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湖北秭归首条年产万吨级浓缩橙汁生产线建成投产

  “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设备选型安装,再到人员培训,我们用了近两年时间精心筹备,只为生产出最优质的浓缩橙汁产品。”屈姑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正伦介绍,该车间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2台杯式榨汁机,日均可加工脐橙鲜果600多吨、生产高品质浓缩橙汁超40吨。

  “生产的浓缩橙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每一滴都原汁原味。”车间负责人周启胜自豪地说,“生产线采用高温短时蒸发技术,可实现汁、肉、皮一次性分离,快速浓缩果汁并锁住营养成分,确保消费者喝得放心、安心。”

湖北秭归首条年产万吨级浓缩橙汁生产线建成投产

  自2005年成立以来,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始终深耕柑橘精深加工,通过科技创新,已开发出橙酒、橙醋、橙粽、橙饼等100多个深加工产品,实现了脐橙“从花到果、从皮到渣”的“零废弃”综合利用,产品远销美国、德国、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生产外贸出口产品突破6500万美元。据统计,过去一年,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间接带动当地2.5万果农增收致富。浓缩橙汁生产线投产后,年消化鲜果超10万吨,将助力屈姑进一步打开国际餐饮、乳制品、保健品等B端市场,与现有鲜果、罐头产品形成互补,可带动5万余户橙农稳定增收。

湖北秭归首条年产万吨级浓缩橙汁生产线建成投产

  “校企合作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徐晓云表示,近年来,双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品质提升、技术创新等领域,共建“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等科技平台,在联合科研团队的助力下,屈姑攻克了多菌种双酶法发酵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难题,促进了产品多元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次投产的浓缩橙汁生产线,正是这一技术体系的延伸,它将进一步提升柑橘加工效率,满足全球市场对高品质橙汁的需求。

  当天,屈姑食品有限公司继续携手科研院所深化科研合作,现场接受华中农业大学食科院“果蔬加工与品质调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授牌,并与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签约“秭归脐橙品质提升与高端品牌打造”项目。

  “我们将坚持走好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资本化之路,未来三年再建一个30万吨柑橘精深加工园区,建设亚洲最大柑橘精深加工基地、进军生物大健康产业、打造10亿级爆款单品,持续深耕精深加工产业、深化全球合作,让‘屈姑的味道’成为‘世界的乡愁’。”李正伦信心满满地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锐 通讯员 郝明曦 摄影 彭强)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