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内
引发热烈反响
第26届、27届研支团成员
分别通过线上共学、线下自学的方式
认真开展学习
支教团成员们表示
将在西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
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研支团成员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鼓舞与服务动力。在支教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西部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在新疆喀什,我们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并立足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支教学校特色与学生发展需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体验到支教志愿者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助力成长成才,服务中心大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措并举服务西部教育发展,让志愿青春在西部基层闪闪发光。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赵恒健
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与谢依特小学的几位志愿者一样,我也是投身于西部教育茫茫人海中的一员,如今看到这封回信,让我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一直以来,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层动力。我深知,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理想信念的播种。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每一份坚守都能点燃希望,每一次授课都在为未来铺路。
当我离开武汉来到博乐之初,我似乎是带着“支援者”的使命感,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发现,自己才是被这片土地重新塑造的人。未来,我将继续以专业学识与热忱之心助力西部教育,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王新宇
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
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后,我的内心备受振奋与鼓舞。支教期间,我和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能力,接续建设“华师班”特色品牌,开展多期“桂子讲堂”系列思政宣讲活动,并组建“桂声记者团”,寻访兵团榜样故事,发扬奋斗精神,在天山脚下走出一堂堂“大思政课”。
未来,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练就过硬本领,勤学修身,奋楫争先。自觉坚守“山长水阔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其志”的信念,传承好五四精神,授好课、站好岗、立好身,将生命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致力于用炽热的心跳回应时代的脉搏。将青春小我与家国大爱相融,让兵团精神与师范情怀在新时代共鸣。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杨晨
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深受感触。从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紧张到现在的从容,在这教书育人的日子里,我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也看到了他们对大山之外世界的向往。在余庆支教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何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支教的时光里,我收获最多的是感动,是不计回报的帮助。“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西部计划,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我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知识,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罗青松
现服务于贵州省余庆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让我深受触动。在扎根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支教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我们通过“红色故事会”“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参与控辍保学工作,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助力“推普乡村振兴”,用行动为山区教育注入活力。
青春当以奋斗为底色。未来,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强国有我”的担当,继续在紫云这片热土上践行志愿精神,用思政教育的火种点亮学生心灯,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之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黔中大地绽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华师青年的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王丁川
现服务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后,我深感振奋,倍感鼓舞。从江城武汉到彩云之南,这弥足珍贵的支教时光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见证,更是赋予我们志愿青春新的使命。在过去的支教时光里,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三尺讲台上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心灵碰撞。我会继续牢记青春誓言,做有温度的教育,用爱心和陪伴点亮西部孩子们的希望之光,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李鑫
现服务于云南省牟定县
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支教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在边疆地区的特殊意义。我们在三尺讲台上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英语课上领略我国大好山河,让知识真正扎根边疆大地。用双语视频介绍天安门广场的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在孩子们心中具象化、温暖化。
恩施的群山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作为新时代支教志愿者,我将牢记“国之大者”,把课堂变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阵地,让每一次备课、每一次谈心、每一次家访,都成为滋养民族团结之花的润土。
——华中师范大学第26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许智妍
现服务于湖北省宣恩县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深受鼓舞。总书记在信中对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殷殷嘱托、对于“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的切切期望,激励着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总书记对扎根边疆、躬耕教育的认可,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支教不是“短暂停留”,而是“使命接续”。作为即将赴西部支教的研支团一员,我与伙伴们一起开展教学技能训练、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的锤炼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为接过接力棒、接好接力棒做好准备。在未来的支教生活中,我将以仁爱之心服务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接续奋斗在祖国西部,传递华师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华中师范大学第27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刘雯琦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回信,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殷切希望,内心深受鼓舞。我来自祖国的“南部边疆”海南,曾在家乡的支教讲台为孩子们讲解心理健康知识;也曾深入云南乡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每每站在祖国的边疆热土,看着纯真可爱的孩子们,感受着乡村的民风民情,内心总是会更加坚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奋斗与奉献”的理想信念。去年,我十分有幸成为了研支团的一员,“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新的身份代表新的使命和更加火热的初心。未来,我将站稳三尺讲台,做一粒扎根西部的种子,在课堂上讲述动人故事,在田野间传递青年力量,与千千万万西部计划志愿者一起为基层教育事业奋斗!
——华中师范大学第27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梁美琦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感振奋和鼓舞。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的“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我想这就是我们支教志愿者永不褪变的青春底色。教育实习期间,我深入一线课堂,在与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奇思妙想的发言,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做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做一朵云,去推动一朵云——把这灿烂的世界、丰富的知识讲给学生听。未来,我将奔赴西部,在祖国最需要地方的扎根!我会继续怀着育人初心,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用青春孕育希望,我准备好了!
——华中师范大学第27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姜欣娜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感重任在肩又满怀信心。这封信不仅是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殷殷嘱托,更是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去年九月,我有幸入选华中师范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参与跟岗实习、教育实习和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从实践中磨练品格、提高综合素质。无论是在“云讲堂”线上支教活动中与学生共同体验科技赋能教育的魅力,还是在真正“上讲台”与学生讲述青春之光黄文秀的精神内核,都让我感受到播种希望的教育本质。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现在我已准备就绪,我将不负总书记的嘱托,在支教地用心服务,期待在西部教育的沃土上书写属于我的新时代青春答卷!
——华中师范大学第27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温灿
排版 | 谭羽茜
审核 | 陈 晨 卢俊霖 贺泽芊 宁子晴
图文 | 华中师范大学第26、27届研究生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