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以“数智驱动思政教育?创新引领育人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高校数智思政创新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30余所知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与转型策略。
2025年高校数智思政创新论坛开幕式现场。姚洪摄
开幕式上,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笛表示,数智技术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动能,武汉理工大学在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学的进程中,始终将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他希望以此论坛为契机,加强协同创新,以数智化手段为思政育人注入新活力、开辟新赛道。
现场嘉宾作报告。姚洪摄
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任、易班总裁朱明伦以《高校思政数字化的探索和实践》为题,介绍了易班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的实践经验,展现了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
高校思政专家作报告。姚洪摄
论坛聚焦前沿议题,来自华中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思政专家,分别围绕《高校AI辅导员构建的实现方略》《“智慧学工”数智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和《向“新”而行重塑育人新生态》做主题报告,展示数智思政教育的突破性探索,为高校思政工作数智化转型提供参考范例。
华中师范大学为每位辅导员打造专属的“数字分身”,建设“一人一AI”的高级协同智能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依托“智慧学工”系统,搭建学生课外能力素养“飞环模型”,探索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生数智赋能评价育人体系。武汉理工大学从识变、应变、求变维度,系统阐述学校数智育人生态的建设蓝图,强调主体凝聚力、场域感知力、路径驱动力、链条贯穿力,让数据流与思想流同频共振、信息链为育人链提质增效、智能体与生命体交互赋能。
据悉,本次论坛聚焦数智思政的创新实践与发展,为全国高校思政工作者提供了经验交流平台,助力新时代思政教育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李慧媛 谢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