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过去的一年,荆州平安建设步履铿锵。群众安全感连续11年稳步上升,连续4届被评为“全国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蝉联全国综治“长安杯”,荆州成为全国最平安的城市之一。
过去的一年,良法善治画卷常绘常新。全域擦亮6个省级、39个市级“枫桥式工作法”,推广了石首市高基庙镇“四民工作法”、洪湖市“平安洪湖赤卫队”等一批基层治理模式,法院系统“金融纠纷案件多元解纷机制”入选“中国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过去的一年,干事创业气场持续升腾。全市政法系统以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教育整顿等“六个质效提升”,探索建立“大平安”工作机制,《法治日报》《长安》等主流媒体18次刊载我市平安建设、队伍建设等经验。
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走过2024年,全市政法系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幅成果丰硕的平安画卷徐徐铺展。
平安建设彰显新作为
建立“大平安”工作机制
深推“平安荆州指数”
“要切实增强大平安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以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为牵引,扎实推动平安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网络舆情、营商环境等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地、见行见效。”2024年4月8日,全市大平安建设月调度会召开,市委书记吴锦对平安稳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坚持党委统筹高位部署、高位推动,彰显了荆州高层次推进平安建设的力度和决心。2024年以来,全市探索建立“大平安”工作机制,开展大平安调度,实行“三级书记抓平安,建立书记月调度、政法委书记周研判”,开展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28件,推动化解113件案事件。
全市政法系统抓实责任机制质效提升,凝聚大平安建设合力,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架构——
基层基础更加扎实。2024年3月,在全省率先出台《荆州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协调机制实施办法(试行)》,落实“联席会议、重大事项会商、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四项制度,配齐配强129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推动党管政法基层力量更优、力度更大。
图为纪南文旅区公安分局民警在荆州方特巡逻。
风险防范更加有力。完善 “平安荆州指数”,扎实开展“命案防范、电信诈骗、道路交通、禁毒整治”四大专项行动,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9.6%、13%,八类暴力犯罪连续3年下降,2024年万人命案发案数为全省最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侦办涉黑涉恶组织案件20起,立案调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22人。
立体防控更加有效。“平安城市”三期暨“雪亮工程”一体化项目完成验收,“雪亮工程”平台联网探头在线率达96.7%。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市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4.7%、24.2%;强力推进平安校园综合治理,全市学生溺亡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70%,溺亡人数同比下降76.9%。
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108个村(居)争创示范
1182个村(居)强基整治
“老段,河道清淤后,家门口的环境好了,农田排灌也更方便,这对咱来说都是好事啊。”在江陵县沙岗镇九甲湖村“法律明白人”段某富又一次上门后,村民最终同意拆除偏房支持全村的沟渠施工,还主动提出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志愿活动。
近年来,荆州大力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现有“法律明白人”6972名,他们依靠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积极参与辖区范围内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和乡风文明引领工作,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最活跃的“平安细胞”。
图为公安县司法局在南平镇开展普法宣传。
激活最小平安单元,夯实最大平安基础。全市政法机关着力开展基层基础质效提升行动,聚焦基层基础“一张图”谋划、“一盘棋”推进、“一体化”落实,织密织牢平安建设“防控网”。
常抓“三治”夯实平安根基。坚持以自治强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总结推广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化解土地纠纷“湾子夜话”工作法、沙市区朝阳街道东苑社区化解物业纠纷工作法、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红娘专理家务事”工作法、松滋市人民检察院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工作法、公安县信访局巡回下访解纷法、石首市公安局南口水陆派出所“345”解纷工作法、监利市人民法院执前和解定分止争工作法、洪湖市司法局汊河司法所“四微”解纷工作法等39个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经验。
常抓“三共”推进基层治理。汇聚共建共治共享强大合力,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摸排化解矛盾纠纷26332起,化解有效率99.93%。聚焦流域综合治理,出台《荆州市政法机关服务和保障洪湖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开展“打治防督建”五大行动,侦破部督省督案件21件,依法审理环资案件157件。
常抓“三到村”整治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平安联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三到村(居)”活动、平安乡村“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推动108个村(居)争创示范,1182个村(居)开展强基整治,推动2045个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域覆盖。
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八大行动”助企护企
“十件实事”落实落地
“前不久,我们的知识产权被侵犯。正拿不准该怎么解决时,收到了检察官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医药行业法律风险防控书》,真是帮了大忙。”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2024年6月,沙市区人民检察院走进沙市辖区内多家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上门送《风险防控书》。无独有偶,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了《劳动用工风险防控书》,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也收到了《服装行业法律风险防控书》。
图为沙市区检察院检察护企综合履职中心工作干警走进辖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
量身定制《风险防控书》,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是全市政法系统聚力攻坚“八大行动”、实施政法为民十件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法治服务进企业、知识产权大保护、案件办理提质效、数字赋能优服务等“八大行动”,实施清理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攻坚战、“法援惠民生、送法进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质效提升行动等十件实事,着力解决一批政法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图为荆州区法院“荆楚雷霆之暖冬行动”执行现场。
深化政法“放管服”改革,172项户籍、交管、出入境业务实现“一网通办”。市法院聚焦破解“执行难”问题,执结13270件,执行到位21.97亿元。市检察院开展“检察护企”行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做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市县两级首席专家办理案事件146件。荆州市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为1026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服务。
从送法助企到普法惠民,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增进民生福祉,全市政法系统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质效提升行动,创新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企业“正负面清单”“双十条”,全力塑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安全稳定等“五大环境”,着力推进法治建设质效提升,力求以实绩实效为民服务、护航发展。
政法队伍焕发新气象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
大力弘扬英模精神
2024年3月13日,市公安局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场“战冰雪、保畅通、护民安”总结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进行。
伴随《看,热“雪”荆州公安》音乐,那些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感人事迹一一再现——一辆面包车侧歪路边,警民合力救出被困司机;民警“浴”雪开路,为救护车打通生命通道;男子突发重疾,民警7分钟火速救援……在事迹报告环节,来自市公安局机关、基层一线、新闻媒体的6组报告人深情讲述,将活动推向高潮。
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榜样力量催人奋进。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不仅是一次“集中总结”,更是一次“现场教学”。一年来,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教育整顿质效提升行动,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业务练兵,深化警示教育,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坚持用新思想凝心铸魂,筑牢政治忠诚。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政法干警2700余人参加中省市学习培训。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抓手,市县两级政法机关举行纪律党课110场次,上好党纪教育“必修课”、警示教育“警醒课”。
坚持严的总基调不动摇,强化担当作为。做好市委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一体推动问题整改326个,制定完善各类制度111个。实施政法队伍年轻干部优培计划,持续推进“三比一争”活动,不断锤炼政法干警能力本领。
坚持刀刃向内深化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推进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三个一”机制,健全违纪违法问题核查通报机制,集中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6起,引导政法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的一年,荆州政法机关将继续秉持忠诚之心、勇担时代重任,以政法工作现代化为有力支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荆州、法治荆州,为推动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成势见效,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荆州政法贡献。
记者熊丹 通讯员周冬梅 王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