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1-09 21:30

  东湖之水波光粼粼,红毯之上群星璀璨。

  1月6日下午,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会前,在洪山礼堂外,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是每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今年科学家走红毯活动迎来了第六个年头。活动现场,上百米长的红毯从洪山路的一侧一直延伸到礼堂内。红毯两侧,鲜花簇拥。

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红毯上的“院士方队”阵容强大,群星闪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工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军,是我国首位自主培养的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博士,曾获得国际水文科学领域最高奖——国际水文科学奖。

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扎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产业落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今,满头银发的他依旧奋战在AI+制造科技创新第一线,推动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37项(人)科学技术奖励。武汉大学夏军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51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3项),技术发明奖37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2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36项、二等奖83项、三等奖106项),青年科技创新奖7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3项。

  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本次授奖项目体现出基础研究能力逐步凸显、省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重点技术领域成果涌现四大特色。

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湖北科技创新步履铿锵,喜报频传。存储芯片、心肌旋切等一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产出全球首片8英寸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元、全球首台搭载AI芯片的智能数控系统“华中9型”、全球首款穿戴式头盔全数字PET等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李德仁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武汉科创中心建设“岛、城、廊、圈”创新空间格局蔚然成形。

  湖北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科技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每次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都居全国前列。湖北推进“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有效助力全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5年前的37%提高到现在的65%。

院士专家走红毯 科技之星耀荆楚

  目前,湖北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35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10家湖北实验室,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达到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63家、新型研发机构525家,均居全国前列。这些科创平台有效集聚了技术、人才、资本和产业需求,成为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刘欣然 姜胜来)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子弟兵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

  • “蛇”相关馆藏文物亮相三峡博物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