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此情此景,正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后坪村渐行渐近。这是该村 4名青年依恋家乡双向奔赴的一场“‘鹿’山恋”。
孟冬时节,走进后坪村林木葱葱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一群体态肥美、呆萌顽皮的梅花鹿,或悠闲进食,或追逐嬉戏,呦呦欢鸣、憨态可掬的模样煞是可爱。
梅花鹿自古被视为健康、吉祥的象征,汉代就有“鹿身百宝”之说,梅花鹿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鹿产品在医药、保健、美容、食品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鹿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宣恩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家乡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完全适合大力发展梅花鹿。回乡创业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曾在天津、温州、恩施等地担任过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詹胜宇、何秀佐、詹胜锋、赖申和一拍即合,决定联合投资养殖梅花鹿,开发系列鹿产品。
后坪村草木茂盛,海拔1100米,气温凉爽,湿度适中,负氧离子丰富,天然含硒,为梅花鹿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詹胜宇、何秀佐3年8次前往“中国梅花鹿之乡”长春市双阳区等地考察养殖、繁育、病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2022年,他们从吉林、河北引种,在后坪村实验性养殖梅花鹿一举成功,通过一年的数据分析比对,各项指标均符合梅花鹿的生长需求。对适应性最强的4个品种,决定规模化养殖。
2023年,4人成立湖北省吉鹿原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山林180亩、土地40亩,规划建设集梅花鹿驯养繁殖、鹿产品加工销售、主题餐饮、生态旅游及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型合作社。
“在流转土地和改电增容、道路硬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县、乡党委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合作社发展很快。”合作社理事长詹胜宇说。
2023年,他们建成了标准化圈舍、饲料储备仓库、喷淋消毒室、生活区、办公区4500平方米,散养林地设计养殖梅花鹿2000头,成为恩施州首家梅花鹿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养殖企业,并提出和研发“富硒”鹿产品。
目前,合作社已在宣恩、恩施、利川等县市建立养殖基地3个,现存栏梅花鹿320余头,建梅花鹿主题餐饮3家、鹿产品专卖店4家。
该合作社已加盟国家梅花鹿产业创新联盟,从日常喂养、饲料配制、疾病防疫、鹿茸采收到种群繁殖、深加工等方面技术日趋成熟。同时与吉林多家科研单位及行业代表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其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渠道”模式,打造武陵山区知名的梅花鹿养殖企业。
“通过放养,尽可能还原梅花鹿的野外生长环境,种植6种不同的草料提供必需的营养。”詹胜宇说。如今,鹿种苗及多种衍生产品成了市场中的俏销货,供不应求。
“我们现切了吉鹿原养殖专业合作社新鲜的梅花鹿茸,消费者反响不错,公司计划采购100万元左右的梅花鹿产品。”恩施优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继登介绍。
养好“致富鹿”,走上致富路。梅花鹿每年可以割两茬鹿茸,一头成年公鹿可产生经济价值15000元左右,一头种鹿可卖10万元以上。为扩大养殖规模,合作社推出“认养一头鹿”、“示范养殖户”计划和“代养+自购养”的方式,吸纳更多村民参与梅花鹿养殖,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投资指导、市场共建、产品回收。同时延伸产业链,对鹿茸等精深加工,如保健品、药品、食品等,带动周边220多人年均增收1000余元。
村民谭云平说,“以前在浙江务工,这个养殖基地建成后,我们回来把田土流转给他们,5亩地一年有几千元的收入,在养殖基地做事一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小孩,一举多得。”
合作社监事长何秀佐介绍,合作社项目二期将建成鹿产品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引进风干、熟化、自动包装生产线,冷冻库成品仓库500平方米,实验室、兽医室及生活区400平方米。
目前,合作社已与大型药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采取“生态养殖+富硒功能食品研发”模式,拓展梅花鹿养殖和中药材种植,研发适合本地发展的鹿种,兴建凉亭、栈道、民宿、露营基地等吸引八方游客。
“计划3年发展9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4000头,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詹胜宇信心十足。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李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