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武陵同根非遗同行”2024年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成果展暨湖北省“非遗三进”活动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举办。
近年来,隶属于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宜昌长阳、五峰自治县遵循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规律,坚持在富有本土地域非遗特色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模式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讲述独具土家特色的故事,其非遗的传承力、创新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让非遗“有人看、有人学、有未来”
一张四方凳,一把三弦琴,一曲南曲悠然流入心间。“忽听弦子一响,随着简板叮当”,便见渔洋关镇小学的学生们用稚嫩而悠扬的唱腔将山乡情韵娓娓道来。
为了让非遗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南曲研究整理专家高羽除了整理流传民间的古老曲牌、段子,深入研究更适合现代唱法的唱腔,也会与其他传承人一起,将南曲带入五峰校园。“许多孩子在刚接触南曲的时候,并不都是特别热爱这项古老的艺术。我们的做法是带着吉他、卡宏等各式各样的乐器,以‘讲’‘演’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讲述如何建立南曲与年轻一辈的连接时,高羽分享了一些心得。
据五峰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覃远歆介绍,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入密集期以来,五峰非遗保护中心着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与县非遗保护中心签订传承协议,面向乡镇文化骨干、乡镇音乐教师、民族歌舞青年南曲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以“非遗进校园”为契机,将南曲引入五峰校园,将南曲古诗词配乐弹唱渗透到各位小传承人的血脉之中。
“通过普及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能,让学生认识到非遗的魅力和深厚内涵,进而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年轻一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宜昌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宜昌市各县市区共计开展非遗六进活动364场,在各县市区中小学校、社区常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惠及民众300余万人次,让南曲、撒叶儿嗬、吹打乐等非遗项目融入民众生活,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孩子的心中。
数字技术赋予非遗全新表达
本届成果展上,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成果影像展区域人山人海。其中,一张长阳非遗馆内游客体验土家民族服饰数字换装的照片吸引了过往游客的目光。
非遗和数字深度融合,会“开出什么花”?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创新,长阳、五峰有了统一答案——非遗数字化。“通过人才、硬件、软件三方发力,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传播,让非遗‘活’起来。”
“数字技术解锁了文化传承新密码,让这些古老的文化‘栩栩如生’。现在我们在慢慢打破传统展览的静态展现形式,致力于体现武陵山区非遗的动态传承和实践过程。土家民族服饰数字换装、土家族撒叶儿嗬3D动画教学视频等这些形式都是我们为调动观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尝试,通过互动项目、体验区和参与式活动,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提到,除了线下全方位多角度的实体展示、新颖的数字化体验方式,让民族文化触手可及,线上宜昌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利用VR技术构建宜昌非遗全景空间,高精度还原了场馆并集成多重智能功能,打造了详尽记录和永久保存长阳、五峰非遗资源的虚拟活景地图。
随着数字媒介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非遗传播也呈现出越来越“潮”的趋势。在长阳,全国畅销的“清江椪柑”印上了二维码,扫码听歌,让土家山歌通过物流传唱到千门万户;在五峰,数字化一体机平台覆盖八个乡镇,市民“扫码享非遗”体验;五峰宜红茶、土家传统糕点、五峰精细竹编制作技艺等美食、工艺项目借助网络平台开起了非遗购物节,让非遗从“展柜沉睡”到“人间烟火”。
当下,长阳、五峰自治县巧妙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沉浸式感官体验、创新性跨界合作转化,为推动非遗的有效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多种尝试,为促进社会大众对非遗内在价值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做出贡献。
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往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次成果展相关负责人表示,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拥有4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宝地,未来将继续全力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群众能够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王沫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