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2025年将在湖北首次招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2025年将在湖北首次招生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30 21:21

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2025年将在湖北首次招生

  11月29日,深圳理工大学在武汉召开2025年湖北省招生说明会,200多位家长和学生到场了解咨询学校建设、招生信息等情况。

  据深圳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朱迪俭介绍,该校2025年将首次在湖北招收本科生,招生对象是选考物理和化学组合的高中毕业生,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进行录取,所有学生入学一年后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目前可选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等,学费为5190元/学年,住宿费为1200元/学年。

  “湖北拥有非常丰富的优质生源,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很旺盛。”朱迪俭表示,深圳理工大学希望与湖北以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培养国家亟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共同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深圳理工大学是今年5月30日获教育部批复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朱迪俭指出,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以起点高、研究型、小而精、对外开放程度高为显著特点,办学理念、学科设置、学院架构、培养模式、体制机制都是新的。比如,在培养模式方面,该校本科生全员实行“4+1”教学,即从大一开始,学生每个星期只上4天课,星期五全部去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

  据介绍,深圳理工大学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模式,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优质丰厚的科教产教资源,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大学,学科交叉建专业,三院一体育人才”为办学特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面向全球集聚高水平师资,因材施教培养优秀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创新企业家。

  目前,深圳理工大学已经建立学院专注知识教学、研究院专注科研实践、书院专注素质教育的“三院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学院包括7个专业学院和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书院有曙光书院、袁庚书院和正在筹建的先行书院,研究院有细胞与基因技术研究院、未来农业研究院等。

  专业学院是深圳理工大学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深入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深圳市“20+8”产业体系而设的,包括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药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等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

  此外,深圳理工大学还拥有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多维度的师资队伍,其中,全职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超7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长聘教师中有41人已在海外获得终身教职,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史家千)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