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记者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研发电力多协议适配装备。该装备能将多种类电力终端纳入电力物联网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湖北电网智慧物联体系应用质效。
近年来,随着湖北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光伏监控装置、智能断路器、输电监测装置等各类电力终端呈井喷式增长。它们犹如电网的触手,时刻感知着电网的运行状态。但是,这些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电力终端在使用时存在协议不兼容、不适配等问题,无法便捷接入电力物联网。
国网湖北电科院能源互联网技术中心研究人员饶玮介绍,湖北电网目前共部署各类输电在线监测装置8467套、电缆监测装置10522套。这些终端分别接入独立系统,各系统又分散于管理信息大区、互联网大区和公网等环境,彼此独立,仿佛“孤岛”一般。由于多系统无法同源维护,设备维护存在平日工作量大、状态难以统一监测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痛点,国网湖北电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自主研发电力多协议智能适配装备。该装备能够统一处理不同协议的数据,将不同终端的通信数据精准解析、归一处理,并统一转换为标准协议。
“以前各类电力终端就像各讲各的‘方言’,难以统一管理。多协议智能适配装备统一了不同电力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让电力终端统一讲起了‘普通话’。”饶玮说。
2024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对全省近2万台分散在多个孤岛系统的输电监测装置进行了统一协议改造,纳入电力物联网统一管理,及时掌握输电设施的运行情况,构建起全省输电在线监测一体化运营模式,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
“有了多协议智能适配装备,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们将涉及全省2000户大客户的7000台空调分路监测装置安全便捷地接入湖北负荷管理系统,实现全省空调负荷100万千瓦的‘分钟级’监控,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饶玮说。
目前,电力多协议适配技术已在国网湖北电力大规模推广应用,节省终端采购、系统开发、现场实施等各项成本约2600万元,整体应用降本增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王宁、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