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内首个寰球民意智能体“百晓生”问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国内首个寰球民意智能体“百晓生”问世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06 09:37

  10月27日,第二届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共同主办。会上首发了实验室寰球民意智能体“百晓生”,该智能体基于实验室历年寰球民意调查数据,由实验室自主独立研发,可以用“人机自然语言交互”的方式回答世界公众如何看中国、中国公众如何看世界的相关问题。它的发布,将为我们深入了解全球民意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工具。

  会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以及来自新闻媒体的嘉宾共聚一堂,围绕大模型时代的智能传播工程创新展开研讨。

6f8f99440f3a8dda6565961bfade28f

图:各专家学者观看“百晓生”介绍视频

  服务云端化,算力本地化,部署私有化。为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百晓生”智能体采用了云端服务与本地算力相结合的技术架构。系统部署在云端,利用华为云提供的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支持用户通过公网IP从多个平台(包括大型显示器和移动设备)进行实时访问。与此同时,所有计算任务均在本地完成,预训练的开源大模型安装在实验室内部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上,而非依赖外部商业模型的API接口,从而有效防止敏感信息外泄。通过这种方式,“百晓生”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数据交互体验,成功地在隐私保护与数据访问便利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2dbb9d5c3210884d7230601346d7f87

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卫东主持寰球民意“百晓生”智能体发布仪式

  数智化运作机制,提供定制化内容。“百晓生”智能体的工作原理结合了先进的大模型逻辑推理能力和本地化的知识库管理。通过对收集到的大量寰球民意数据进行精细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智能分段、向量化处理及标注微调,实验室创建了一个结构化的本地知识库。该知识库与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协同工作,利用其强大的检索与推理功能,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定制化答案。

  多轮对话持续优化,完善问答效果与体验。“百晓生”智能体具备多轮对话能力,可以记录历史对话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后续回答的质量。后台管理系统允许研究人员查看以往的对话记录及其效果,并据此调整智能体的工作流程和模型参数,确保每一次互动都能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逐步提高整体的用户体验。

  在“寰球民意”产品发布环节,发布人从需求背景、产品核心功能、工作原理、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对“百晓生”智能体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次发布的“百晓生”智能体,不仅展示了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成就,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民意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实验室将继续致力于开发更多创新工具和服务,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理解。

39fb21f70090c5fe342e923fdb8f069

图: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发布寰球民意“百晓生”智能体、寰球民意指数智能交互地图、寰球民意指数可视化分析系统等重磅产品。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 龙静玲、刘研)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