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长江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长江流域独有的旗舰物种和长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9月12日,联想集团携手武汉白鱀豚基金会、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导下,认养首头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认养纪事碑”揭幕仪式
此次联想集团认养的“编号1575”长江江豚为雌性,体长138厘米,体重36.4公斤,最大体围83厘米,推测年龄为4-5岁,已接近生理性成熟。据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编号1575”的“小姑娘”,性格活泼、水中行为丰富,常在水中翻滚、跳跃、喷水,经常与保护区内另外两头雄性江豚一起开展合作围猎。
“编号1575”江豚
当前,该江豚正在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受野化放归适应性训练。待适应长江流域水文条件、捕食环境和航段情况,达到基础放归标准后,“编号1575”江豚将计划从湖北洪湖老湾故道进行放归尝试,最终回到长江怀抱之中。
“此次长江江豚认养活动,不仅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更是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保护的具体实践。”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刘小宇表示,“联想集团作为科技行业的领军者,能够主动参与长江江豚认养事业,这不仅是对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巨大的支持,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诠释。”
湖北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王润章认为,此次“江豚认养”活动是联想集团积极响应“共抓长江大保护”号召的具体行动,也是社会力量参与重要物种保护的有益尝试。不仅为长江江豚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探索生态保护的新路径、新方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联想集团这一公益善举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有担当、有情怀、有作为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事业中,共同守护碧水蓝天,保护自然精灵,营造美好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联想集团获颁长江江豚认养证书
“我们非常期待这头‘编号1575’的江豚回归长江后,能够为野外江豚种群恢复作出贡献。”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表示,联想集团是首个认养具有野化放归计划江豚的企业,不仅心系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的发展,更希望通过这次认养促进野外江豚种群的恢复,对长江大保护提供支持。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梅志刚说,联想集团此次认养长江江豚,将至少可能从三个层面带来积极影响。一是投入更多资源支持长江江豚野化放归等一线保护工作,为长江江豚种群保护作出贡献;二是发挥企业带动作用,通过数字形象发布、互动征名、周边开发等科普宣传新形式,号召更多民众关注和支持长江江豚保护事业;三是发挥科技企业特有优势,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投入长江江豚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联想研究院智能设备与方案总监刘伟表示,自2021年以来,联想集团在打造多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标杆案例的实践过程中,看到了技术创新之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创造出的巨大价值。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人本理念,不断探索有温度的前沿科技,以智慧守护自然生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进民生福祉贡献科技企业力量。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隅
成立于1987年的新螺段保护区,是长江上最早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也是国家重要战略生态保护区。2021年4月,新螺段保护区首次实施了迁地保护长江江豚的野化训练,并于2023年4月成功放归两头雄性长江江豚。而与雄性江豚相比,雌性江豚因其数量更为稀少,且具备繁殖条件,将有机会对野外江豚种群数量恢复做出更大贡献。据2022年最新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249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