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勇闯世界电力的“无人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湖北> 时事要闻 > 正文

勇闯世界电力的“无人区”

来源:湖北日报2024-09-02 15:23

  特高压建设者们在白鹤滩—浙江特高压工程(湖北段)安装间隔棒。(国网湖北电力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邓伟

  假如没有特高压,会是怎样?

  看中国,80%以上的能源在西部和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在中东部。西北的电要跨越山河、点亮中东部的万家灯火,建设输电损耗小、容量大、距离远的特高压电网成为现实需要。

  看世界,由于对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需求不强,国外尚无成套特高压技术。

  2006年,我国首个特高压示范工程在湖北省荆门市开工。

  18年来,从“白手起家”到“领跑世界”,国网湖北电力人接续奋斗,在特高压施工建设、试验检测、生产运维领域,勇闯世界电力的“无人区”。

  “豁出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

  同事们赶到项目部宿舍,这才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手机上网搜索的页面还停留在“心肌梗死如何用药”。

  那是春节后复工的日子,廖文胜却意外地缺席了。

  廖文胜,来自国网湖北中超公司,时任白鹤滩—浙江特高压工程(湖北段)业主项目部鄂东分部项目执行经理。

  说好参加会议的,却迟迟不见人影,手机一直无人接听,从不迟到的廖文胜怎么啦?

  同事们赶到项目部宿舍,这才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手机上网搜索的页面还停留在“心肌梗死如何用药”。

  那是2022年2月11日,在特高压建设的战场上,廖文胜突发疾病不幸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4岁。

  此前7年间,他马不停蹄转战酒泉—湖南、陕北—湖北、白鹤滩—浙江3个特高压工程(湖北段),担任执行经理。

  特高压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个苦差事。从荒郊野外到崇山峻岭,从大江大河到峡谷沟壑,铁塔建到哪里,建设者就要干到哪里。

  廖文胜坚持到现场督导施工,常常一天要跑七八个工地,行程200多公里。有时候,他坐车到山脚下,再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爬到山上的施工现场。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是他的工作常态。

  执行经理是工程现场的第一责任人。面对安全、质量、工期等多重压力,廖文胜恨不得把一天分成两天来用。他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简单休息一下,早上六点多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无论多忙,他从不放松对施工安全的管控。

  “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有一次,廖文胜的徒弟周洋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和气的师傅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发雷霆。

  当天,施工方报来一份停电需求,周洋审核通过了。晚上,廖文胜一眼看出停电需求有遗漏,一条110千伏高压线没有列入其中。高压线不停电意味着施工人员带电施工,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也会引发110千伏高压线跳闸,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

  “特高压无小事!”师傅语重心长,周洋从此铭记在心。

  在项目现场,廖文胜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一次,他在工地巡查时发现,施工方在浇筑铁塔基础时,没有严格按规程使用串筒,而是直接将混凝土倒入基坑。

  “这不行,直接浇筑会使混凝土和石头出现断层,造成铁塔基础不牢。”廖文胜当场叫停施工,并要求所有标段排查整改。

  按要求,当天有二级施工风险时,执行经理必须驻守现场。廖文胜自我加压、提高标准,但凡有四级(最低级别)及以上施工风险的,他必定到场。

  四级施工风险,特高压项目天天都有。这意味着,除了春节工地停工那几天,廖文胜一年到头都在工地上奔波。

  长期操劳,廖文胜患上了严重的神经性皮炎。哪怕三伏天,他也要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避免阳光直射皮肤。

  周洋回忆,师傅去世前的两个月因肾结石发作,做了紧急手术,术后第三天就赶回项目部。

  “豁出生命也不能有辱使命!”在特高压建设一线,以廖文胜为代表的国网湖北电力人书写了“用铁骨支撑大国重器、用血脉贯通电力天路”的铮铮誓言。

  “没有外国人,中国人也能搞成”

  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特高压变压器现场特殊试验。对曾经的技不如人、受制于人,阮羚始终憋着一股劲:“好比是上战场,我们赶上了,就要好好拼一把。”

  “未经外方许可,中国人不能进入外方承包的单元,中方不能调整方案和细节。”在国内一输电工程现场,外方人员傲慢地宣布。

  多年前亲身经历的这一幕,让阮羚刻骨铭心。

  阮羚,来自国网湖北电科院,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内高压电力测试领域专家。

  2008年1月,在我国首个特高压示范项目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中,阮羚所在团队承担21项现场特殊试验。

  试验通过,特高压线路才可送电投运;一旦判断失误,设备“带病”通电,则可能发生爆炸,危及整个工程。

  用什么方法试验?用什么技术试验?用哪些设备做试验?“国内外没有先例,甚至没有资料可参考。”阮羚坦言。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工地却热气腾腾。整整一个星期,大家搬设备、连线路,搭建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现场实验室。

  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特高压变压器现场特殊试验。对曾经的技不如人、受制于人,阮羚始终憋着一股劲:“好比是上战场,我们赶上了,就要好好拼一把。”

  试验进行得并不顺利。设备一加电压,就发现异常。问题出在哪?大家反复排查,甚至买来铁丝纱窗网把庞大的变压器“屏蔽”起来。

  工地上寒风刺骨,大家被冻得鼻涕直流。几天下来,查了若干遍,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大家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冬夜,室外气温降至冰点。阮羚双眼布满血丝,把团队聚在现场,连夜商量。

  眼看离工期节点时间越来越近,那一晚,他们作了一个艰难而重要的决定:耗时一个星期安装的设备,全部拆除。

  “没有现成的办法,就用笨办法,几百件需要测试的设备,装一件测一件。”接下来的11天,阮羚带领这个平均年龄34岁、硕士博士占比95%的团队,不眠不休,成功完成世界首例特高压变压器现场特殊试验。

  掌握方法后,团队很快将试验时间压缩到4天。

  4天,在他们看来还是太长,因为试验前的准备还要一周时间。

  在新疆哈密南±800千伏换流站,阮羚和团队就为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吃尽了苦头。

  白天,他们辛辛苦苦把设备装好。没想到,昼夜温差大、风沙大。为保护设备,一到晚上降温,设备必须拆掉,风沙来了也要拆掉。

  “白天装晚上拆,准备工作总也完成不了,试验根本无法开展。”苦恼中,阮羚开始琢磨破解的办法。

  能否研制一种集成车,能快速展放设备?

  设想刚提出,就出现不少反对的声音。

  “不可能,狭小的车厢装不下那么多设备。”

  “设备挨着设备,容易放电,风险太大。”

  对此,阮羚表示:“做不做得成,心里确实没底,但是国家重点工程‘逼’着我们必须想办法完成任务。”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团队研发出车载平台,用上这种“神器”,测试前的准备时间从一周缩短为1小时。

  在特高压领域,包括车载平台在内,阮羚所在的团队已取得20余项世界首创成果。

  “没有外国人,中国人也能搞成特高压。”阮羚说。

  “没有了不起的精神,干不成了不起的事业”

  如果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线路的绝缘子发生故障,采用停电方式更换,一次作业至少要停电3小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天的用电量。带电作业风险大,一旦操作失误,作业人员便会瞬间化为灰烬。

  初夏时节,烈日当头。

  胡洪炜身穿密不透风、重达5公斤的绝缘屏蔽服,全副武装,登塔上线。

  胡洪炜,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

  2009年6月10日,试验场内,胡洪炜正在进行带电作业试验。

  输电铁塔上,他一步步向天空攀登,迎接高空、高温、高压的“三高”考验。

  置身于强大的电场,胡洪炜脸上像有无数根小针在扎,头发像被人使劲往外拔。

  随着电流声愈来愈响,接触特高压输电线的时候到了!胡洪炜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果断将电位转移棒伸到1.5米开外。

  火光一闪!他定住心神——此时带电的特高压电线已被牢牢钩住。

  在“生命禁区”起舞,胡洪炜完成世界首次±800千伏特高压带电作业。

  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被誉为输变电技术皇冠上最耀眼的“钻石”。

  如果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线路的绝缘子发生故障,采用停电方式更换,一次作业至少要停电3小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天的用电量。带电作业风险大,一旦操作失误,作业人员便会瞬间化为灰烬。

  特高压输电线,绵延千里。一路上,它翻山越岭、涉江渡河,经历酷暑寒冬、风吹雨打。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就必须立刻排除。

  王明,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他和同事们承担了湖北境内2831公里特高压线路的运维和带电检修。

  今年1月,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王明接到紧急通知:一条特高压线路覆冰超过设计值,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特高压线路中断,出现大面积停电。

  顾不上回家收拾行李,他从单位直奔现场。

  暴雪袭来,车辆在结冰的路面上缓慢行驶,平日2个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5个小时。

  此时,通往覆冰铁塔还有22公里山路,山路被5厘米厚的冰层覆盖,5级大风在山谷里呼啸。

  来不及犹豫和退缩,王明和同事们连夜破冰开路,连续奋战72小时,让2810米特高压线路上的覆冰全部脱落。

  “没有了不起的精神,干不成了不起的事业。”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崔秋菊说,在湖北特高压建设、管理、运维领域,像胡洪炜、王明这样的奋斗者还有许多。任务艰巨而繁重,大家每一天都要经历体力和脑力、工作与生活的双重考验,但在世界电力的“无人区”闯出一条路的使命,激励着大家使命必达。

  刘睿,国网湖北电科院青年党员,主动请缨赴高原开展研究。

  临行前,他这样写道:“有幸站在前人高高的肩膀上仰望星空,更要像前人一样脚踏实地。”

  史明君,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宜昌分部的一名“90后”女工,她和男同志一样跋山涉水、巡线检修。

  那是一个除夕,史明君正在山顶巡线。从山顶俯瞰,巴东县城灯火闪烁,一片祥和。那一刻,史明君感觉自己像一名守卫祖国的战士,忠诚守护着这一片安宁。

  初心未忘耕者梦,夙愿点亮万家灯。

  “十四五”末,国网湖北电力将拥有4座特高压变电站,线路规模达5497公里,初步建成特高压智能电网。能源空中走,电从远方来,将在更广阔的区域成为现实。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服贸会上的文旅新体验

  • 自动化渔业码头启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2024-09-14 09:43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2024-09-14 09:42
药品监管部门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效率和公平,统筹监管和服务,有效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国家药品抽检共计20696批次,合格率为99.43%。
2024-09-14 09:34
国内首台工业级盾构滚刀智能换刀机器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元宇宙数实融合应用……
2024-09-14 09:32
医生在浙江,患者在新疆。一场跨越近5000公里的5G超远程机器人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只见医生在机器人手术操作台上,灵活地操控机械臂;手术室中,机械臂收到指令,精准地完成各项手术动作……目前,浙江各医院已完成50余例援疆5G超远程机器人手术。
2024-09-14 09:31
每一项重大科技应用取得突破前后,均有对其理论上的持续争论。著名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引发的人与仿生人之间界限的讨论虽产生于20世纪,但一直延续至今,其蕴含的法律问题是人工智能究竟是否具备法律人格。
2024-09-13 10:14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2024-09-13 10:14
据了解,“晓医”依托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基于大量资深中医诊疗经验和专业知识图谱数据,构建了规模大、覆盖病种全的知识库,包括中医病症知识“400+”种、穴位知识“400+”种、常用中草药“300+”种、古代医案“6200+”份等。
2024-09-13 10:13
目前,北京市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拥有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的完备产业链条,呈现出以设计和制造为引领、装备强势支撑、封测加速成长的态势,形成以集成电路双“1+1”工程等新代际重大项目为带动,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态势。
2024-09-13 10:12
这是该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继今年3月取得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中心检测报告后的又一重大进展,进一步加速国产量子安全产品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2024-09-13 09:12
今年是美敦力全球创新75载及在华全面发展3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2024-09-12 20:41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水利枢纽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今年9月12日是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周年的日子。
2024-09-12 10:26
新中国成立75年,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
2024-09-12 10:24
记者调查发现,免密支付、先用后付、极速付款、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这些支付手段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莫名其妙”就花了钱。
2024-09-12 10:23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
2024-09-12 10:21
截至9月9日16时,海南省12345热线受理涉及台风“摩羯”的相关诉求60536件,办结45964件。
2024-09-12 10:15
10日,首批6辆身着轻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衣”的重载铁路货车缓缓驶出生产线,展现出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范”,标志着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正式下线。
2024-09-11 04:25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
2024-09-11 04:25
NGC 4278具有致密的对称射电喷流结构和相对较弱的射电辐射,但其甚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效率却显著高于射电星系,与耀变体相当。
2024-09-11 09:57
记者1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当天,该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圆满成功。
2024-09-11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