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炎炎夏日,列车和钢轨如同火炉般散发着炙热的气息。8月6日,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北车站调车场上一派繁忙景象,“停车、启动、推进……”对讲机声音此起彼伏。在他们的指挥下,一列列货车重新排列编组,奔赴全国各地。
该站位于襄渝、焦柳、汉丹、浩吉4条铁路干线交会处,运力辐射华东苏浙,华北京津、华中豫湘,西南川渝及西北陕甘等省份,每天有超过70万吨的各类货物在此集结、中转、外运。进入暑期,受高温“袭击”的调车员们依然坚守岗位,接受着“烤验”。
上午10时,骄阳当空,在由钢铁和石渣组成的编组场内蒸腾着热气,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使人透不过气来。但工作在这里的调车员们却身个个着长衣长裤,系着安全带,带着手套紧张的进行作业。编组、取送、对位等作业,一个班下来他们要提钩近百次,步行十多公里。
“传达计划,调8五场8道转线87626次……”刚转线完一趟车列的调车长袁书朗满头大汗的走进工作间,就接到了新计划。他拿起大号水壶猛灌了几口水,核对完计划后就朝编组场走去了。近期,在打赢货运上量攻坚战过程中,常常是这批计划还没干完,下批计划就已经下达了。“活儿追着人跑”对袁书朗来说已习以为常。
炎热的夏季,“大号水壶”是调车员必备的“神器”,“调整钩位、摘接风管、上车拧闸……”一连串动作下来,调车服马上就会被汗水浸透。为了及时补充水分,他们在作业前都会把水接满。1.5升的杯子,一天下来最少要喝5至6杯。
“十车、五车……”11时20分,调车区长涂向东正在整倒装线上岗盯控,今年48岁的他在调车岗位已经干了超过20年。他说:“调车工作程序繁杂,列车移送过程中,兄弟们要充当司机的眼睛,攀爬在列车外部进行安全瞭望。车体在烈日暴晒下温度高,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个水泡。”
13时30分,调车员们的衣服和帽子都已经湿透了,调车服上布满了白色盐渍。这时,上行运转车间“送清凉”小分队来到现场。党总支部书记王晓琪说:“现在天热、我们特意准备了排骨汤、绿豆汤、西瓜,给职工们解暑”。
接过西瓜的连结员胡顺友,连声夸赞瓜甜。刚吃了两口,胡顺友随身携带的对讲机里就传来了新任务。他放下西瓜带上备品转身就进入的热气腾腾的股道里。
8月份,该站日均办理车达2.65万辆,较计划增加524辆,中时完成5.4小时,较计划压缩0.8小时。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 曹黎波 肖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