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以来,湖北远安县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思路,全面总结第一批共同缔造试点成果,办好一批实事好事,培养一批骨干队伍、探索一套体制机制,持续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
生态宜居村庄美
桃李嫣然,繁花盛开,村如其名。
距县城3.5公里,盛夏时节,走进远安县花林寺镇桃李村,500余亩景观植物摇曳生姿,6000多株桃树、李树果挂枝头。碧水蓝天下,青山环绕中的小村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偶遇几个村民在绿树成荫下纳凉聊天,村子呈现出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幸福乡村画卷。
“土墙裂缝碎片瓦,破门乱窗虫蛀樑;杂乱无序乱堆放,鸡鸭乱窜臭又脏。携手共建扬帆航,居前宅后理通畅;墙面屋顶换新装,乡村和美名远扬。”桃李村村民黄天晴这样记录家乡的变化。
桃李村是远安县首批共同缔造试点村,自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来,桃李村“两委”瞄准群众广泛关切的人居环境短板,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带领群众聚焦院落、路边、墙角、沟渠等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和盲点,有力推进村容村貌治理、垃圾清运、绿化美化等工作。
“把家里收拾干净,心里舒坦,一天不收拾都不习惯啊。”游光荣说道。2023年,在宜昌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开展“美丽庭院”征集评选活动,游光荣的家被评为宜昌市美丽庭院之一。
“我们通过引导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吹响桃李村美丽庭院共同缔造集结号,桃李村家家户户的庭院内都各有千秋,整洁漂亮。”桃李村党支部书记李从宇介绍道。据了解,桃李村计划打造提升美丽庭院91户,截止到目前,已完成52户。
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桃李村今年争取资金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建(安装)垃圾分类棚、路灯、休闲广场、共享柴棚、共享晒场、沿河绿道等设施,已完成整体工程的80%,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引领产业兴
7月19日,远安县洋坪镇洋坪村的西瓜喜获丰收,洋坪村村委会热闹非凡,几名村民正忙碌地过磅称重、算账装车、招呼顾客。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洋坪村财经委员丁凤英满怀欣喜地介绍,村里现发展西瓜产业30亩,眼下正是采摘售卖旺季,基地每天能收获近3000斤,预计总产量约15万斤,产值有望达到20万元,每天前来村委会购买西瓜的顾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洋坪村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全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成功发展西瓜、水蜜桃等产业500余亩。
“共同缔造就是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成果大家享。我们齐心协力,出谋划策,水果销路很快就打开了。”洋坪村党支部书记吴长涛介绍,为了抢抓西瓜销售的黄金时机,村“两委”积极对接洋坪镇政府、驻村单位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通过工会组织累计认购西瓜8900斤。
村“两委”班子积极联系商家、广发朋友圈,发动村里“网红”,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截至目前,已售卖西瓜3万余斤、桃子1万余斤、菜籽油4000余斤,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
“我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有租金,还能在合作社里务工,挣两份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村民老张笑得一脸灿烂。自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开展土地流转,把农民手中的土地“聚集”在一起,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不仅使村民有了租地的“固定收入”,而且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今年,合作社累计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村民增收10余万元。
文明新风生活旺
7月23日,嫘祖镇首届“村BA”篮球赛,在嫘祖镇全民健身运动中心拉开了序幕。伴随着紧张激烈的比赛,“萌娃队”“父老乡亲队”“锅碗瓢盆队”“红旗飘飘队”等7支啦啦队为比赛花式加油,活动期间全场朋友齐蹦“村迪”共同狂欢,嗨爆全场。
“家乡的环境比以前漂亮多了,如今‘家门口’都建有文化广场、足球场、篮球场、游泳馆等多种运动场所,晚饭后来文化广场散散步、跳跳舞,生活别提多惬意了!”嫘祖镇居民向丽丽说,以前村民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随着共同缔造活动不断深入,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既能去农家书屋看书阅报,又可以报名参加村委会组织的互动活动。
当前,共同缔造的“星火”已闪耀在远安的每一个角落。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试点建设37个,到2024年底,全县将覆盖64个。(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通讯员可依、刘兴、张芳源)